“今日頭條跟中銀消費金融合作了一個產品,叫做今日頭條錢包,放心借提供APP;相當于今日頭條提供的是小貸的端口。”中銀消費金融官方客服解答時表示,“征信是先有今日頭條放心借審核,他們是初審,審核通過后,再由中銀消費金融系統進一步審核。需要執行的,我們提供資金,線上最高額度是2萬元。”
而新網銀行官方客服解答時表示,雙方有合作,新網銀行提供資金,進行放貸。“操作借款時,用戶根據借貸合同看是否顯示新網銀行,從而確定在哪家銀行進行放貸。”“經由今日頭條方面自己審核后同意放貸,新網銀行執行放貸;如果要審批獲取額度的話,這個是由今日頭條平臺方來進行操作。”
如此,在審核放貸方面,今日頭條在一方僅為初審流程,而在另一平臺則承擔放貸審核、放貸額度審批的“銀行”角色。那么,今日頭條是否可以承擔“銀行”審核、征信的資質呢?
2.牌照:并購互聯網金融牌照未成,采取合作方式?
公開資料顯示,今日頭條的借貸業務主要是采取與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合作方式。此前,雖然今日頭條否認從事金融業務,可行業人士仍普遍認為種種跡象顯示了今日頭條在涉足金融,打金融科技等邊界的“擦邊球”。
2017年9月,有自媒體馨金融曾透露,今日頭條組建金融團隊、考慮申請相關牌照的消息。但對于有計劃涉足金融業務的說法,今日頭條官方發言否認。
2017年11月,據36氪報道稱,“今日頭條內部已經組建好了保險業務團隊,并且正在籌備保險業務的相關事宜”。
2018年1月,中國支付網報道稱,“今日頭條正在低調收購支付牌照,目前正在和武漢合眾易寶談判,將控股甚至是100%收購這家湖北地區唯一一家網絡支付機構。”
現任央行行長易綱曾在2017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明確表示,凡是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經營,納入監管,要實現監管全覆蓋。
記者了解到,在互聯網從事金融服務的正規流程是,首先需要向金融主管部門備案,向電信部門備案獲得互聯網增值許可證,還要有金融行業的特許牌照,包括銀行牌照、小額貸款公司牌照、消費金融公司牌照、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等在內。
對此,致電武漢合眾易寶時,記者獲悉,“我們和今日頭條是兩家公司,沒有收購事情。現在與今日頭條有合作,向其提供互聯網金融的小額貸款的牌照,合作期限現在不方便透露。”
不過,放心借的客服人員向咨詢的記者表示,“我們是持有互聯網金融牌照”;而對于是否為今日頭條直接持有互聯網金融牌照的問題,此客服人員回復稱,“具體持有哪些互聯網金融牌照的問題超出了咨詢范圍;請放心,我們是持有互聯網金融牌照的。”
同時,此客服人員表示,“我們是在今日頭條上班的正式員工”;并透露“我們現在正在研發放心借的獨立APP,過段時間會推出上線”。
根據公開資料,記者尚未找到北京字節跳動及其旗下子公司持有消費金融、民營銀行、網絡小貸、基金代銷和商業保理的互聯網金融牌照信息;也未出現已與第三方支付公司、保險經紀等合作牌照消息。
有業內人士表示,今日頭條暫未給出有關牌照方面的回應。不過,在監管明確聯合貸款規則后,一方有流量,一方有資金,互聯網公司和持牌機構合作不排除是互金行業的通用方法;但這也僅能維持和解決短期問題。
包括律師冉晉在內多位互金行業分析師和觀察者向記者指出,中國互聯網金融未來的一個趨勢是非常注重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牌照;不論是小額貸還是涉及的各個方面,不論是資產方還是資金方,最好是持有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牌照。其中,P2P業務行業未來極有可能實行備案制或者牌照化管理,目前暫未有具體的監管方式的定論;單純從事資產端業務而不從事資金端業務的平臺目前暫未有備案制或者牌照管理的要求,而對于小額貸款公司一直是實行牌照化管理。
2018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不平凡的一年。隨著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的深度開展,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邊界將越來越清晰。
在金融行業觀察者薛洪言和上述律師看來,對于像今日頭條這樣的公司,擁有一定數量級的用戶、大數據和技術之外,要布局金融業務,一是需要懂技術和金融的人才,二是需要持用相對應的互聯網金融牌照;這既是互金行業高速整合發展的需要,也是金融強監管的要求。
冉晉律師提醒到,“因為今日頭條沒有征信業務資格,所以不能提供非脫敏的信息給到合作第三方。如此,在這個業務過程當中,主要看雙方業務的具體細節,即雙方的資資金合作方式、資產推進、資金端信息等,需按照我國國家在數據安全信息安全、個人隱私方面的保護性的規定。”
今日頭條對金融人才的招聘亟需,加碼網貸、消費金融的背后,野心不容小覷。
如果基于場景來拓展借貸業務,覆蓋各類場景、信息推薦,今日頭條借助高流量、大數據、放心借、汽車金融,能否賺到互金市場的一杯羹,值得深思。
質檢要聞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