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中國金融情報局網-關注品牌質量,聚焦時代發展!

網站首頁

中國金融情報局網

61處防洪重點工程建設 武漢梅雨季告別看海

當前位置:中國金融情報局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2020-07-23 11:00:09 來源:工人日報

經過4年治水,完成61處防洪重點工程建設——

武漢:超長梅雨季告別城市“看海”

7月21日,武漢出梅。今年,武漢梅雨期長達43天,共帶來8輪強降雨,降雨量位列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位。

4年前,武漢遭遇疊加強降雨,由于抽排能力不足、骨干排水通道不完善,中心城區共162處道路出現漬水,城市局部交通受影響較重,被詬病為城市“看海”。2016年開始,武漢市委、市政府開啟了城市“治水”模式。今年,全市61項防洪重點工程在今年汛前按目標節點完成工作任務。在21世紀以來的最長梅雨季,市民們告別了城市“看海”。

經歷了8輪強降雨后,在武漢天河機場工作的陳先生依然駕車上班。盡管天空飄著雨,地面有些濕滑,但沒有發生因漬水導致擁堵。

陳先生回憶,2016年那場漬水,進出機場唯一通道——機場高速機坪南滑行道橋下漬水,經過50多個小時的排漬后,道路才恢復雙向通行。

作為緩解天河機場片區排澇壓力的主力泵站,童家湖泵站在今年汛前投入使用。投用后,該泵站以每秒60立方米的流量,迅速抽排來自武漢天河機場及周邊區域的雨水。

不少市民發現,今年,盡管遭遇多輪強降雨,武漢市一批老漬水點并未發生漬水。網友為此紛紛點贊:“雨雖大,但排水效率更高!”

“漬水狀況的改善,得益于政府各部門的積極應對和近年來全市抽排能力的顯著提升。”武漢市防辦相關負責人稱,武漢市地處長江、漢江交匯處,是典型的南方豐水型城市,具有雨汛同期、外洪內澇的特點。雨季排漬,主要依靠泵站抽排。

截至目前,該市外排泵站的數量已達55座,總抽排能力達1960余立方米/秒,相比2016年的980立方米/秒實現倍增。綜合評估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水防澇能力,基本能夠抵御24小時降雨量150毫米的暴雨,即中心城區不出現大面積、長時間漬水。

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武漢市不斷加強主干排水通道項目的建設工作,伴隨南湖連通渠、東湖港、巡司河、機場河等渠道拓寬工程的陸續完工,全市中心城區大部分排水骨干通道搭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雨水能在更短時間內進入泵站。

同樣經過4年時間建設和改造,青山海綿示范區內,道路、公園、學校、居民社區及歷史易漬水點等,均未發生明顯漬水。

武漢海綿城市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海綿城市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降雨期間的管網及抽排壓力,起到了較好的錯峰、緩釋、滲透、蓄存功效。經過海綿化改造的小區新建了雨水花園,降雨時,土壤能快速吸水,緩解雨水過大過猛時社區管網排不急的問題。

目前,武漢全市正強力推進羅家港、三角湖、后官湖、中法生態城等匯水區建設,結合黃孝河、機場河、南湖等河湖整治,與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同步推進,確保2020年完成海綿城市建設56平方公里。(記者 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