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9:30,一輛常州方向來的貨車按照約定時間,緩緩停在了茅山金壇交通查驗點附近的空地。句容郭莊鎮東湖村委會干部韓義和兩位村民已等候多時。
“路上還順利嗎?今晚我們準備了5000斤青蝦。”“順利,你們先上貨,上完貨我就走。”將車輛通行證給查驗點工作人員認真核實后,隔著車窗,韓義一邊與貨車司機簡單寒暄幾句,一邊按慣例為貨車貼封條。為貨車消殺后,韓義立即招呼村民韓龍根、經守華,將一箱箱裝好的青蝦從村里的水車上搬到常州凌家塘市場來的貨車上。
這樣的每晚加班,韓義已經持續了8天。每晚八點,他們就從村里出發,開車半小時來到茅山金壇交通查驗點,在此等候常州來的貨車運走成箱的青蝦。等到忙完到家,已經近深夜11點了。
據了解,東湖村有著多年養殖青蝦的歷史,全村15戶村民養殖了近1000畝青蝦。清明前,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青蝦陸續成熟,而疫情影響了市場和交通,全村有300畝剩余青蝦滯銷。“這么多人一年的收成就在這一個月了,如果氣溫再升高,青蝦蛻殼后就會死亡,連成本都收不回來,損失會非常慘重。”東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萬慧介紹。
為了解決燃眉之急,東湖村委會立即多方摸排市場,最終與常州市凌家塘批發市場的水產商戶達成協議,一對一、點對點的收購青蝦。“我們已經為常州來的貨車開了8張通行證,并且每天由村干部在查驗點等待貨車,幫助辦理各類手續。”萬慧介紹。
眼下,東湖村的青蝦已經售出近8成,剩余的青蝦也將陸續售出。 (雪菲 雪雯 蔡郡 慶海)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