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合同詐騙、串通投標、假冒注冊商標等問題,對于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考驗尤為突出,檢察機關有什么好辦法嗎?”近日,在鎮江高新區創業孵化園,青年創業者苗先生急切地向“送法上門”的潤州區檢察院檢察官們詢問。潤州區檢察院依托“南山藍”城市山林法治教育基地為青年創業者進行專題性普法教育,并由“津渡護航”服務民企工作專班的檢察官定期上門、隨時“在線”提供檢察護航,惠企利民。
定制安心款
風險防控做在前
“我覺得大健康產業潛力很大,原生態食材定制、重點人群標準化保健品供應市場很大,但因產業規劃、行業發展指引不充分,問題隱患多,經營者對具體風險把控不準。例如對在直播帶貨中的風險把握尤其擔憂,對產品的品質鑒定、價值認證舉措不完善。放棄項目十分可惜,跟進項目又風險相伴。”來自湖南,入駐鎮江高新區創業孵化園的經營者小陳向檢察官尋求著幫助。
“您放心,企有呼,檢有為!我院數據賦能加強立案監督系等方面的思路舉措,重點針對非公企業涉法風險需求研發。正在重點設計的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模型,將采用數據賦能實現類案監督微服務的架構模式,堅持一個數據模型服務一類案件。例如,正在構建的‘假冒注冊商標立案監督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假冒注冊商標立案監督線索。這個模型的應用,將及時準確發現該類案件,提高效率,縮短周期,減少和挽回企業損失,對直播帶貨行業尤其有效。”該院副檢察長田云山介紹。解讀活動持續了1小時,在園區會議室聚集的青年創業者聽得十分入神,并與檢察干警們探討交流著。
搭建連心橋
護航企業家行穩致遠
“小微企業處于創業初期,經費十分緊張,聘請法律顧問壓力大,但是涉法風險不可回避,令我們比較苦惱。檢察官上門送法,針對性提出合同審查、商標注冊等方面的檢察提示函,很實用。”青年創業者苗先生表示。
“法治化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支撐,檢察機關一直在努力。您關注潤州檢察在線微信公眾號,我們設立了涉企服務綠色通道,線上受理、實時跟進、線下落實。近期,強化數字檢察思維,啟動研發我院涉非公經濟企業立案監督模型,開展法律監督,為企業排憂解難。”潤州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東生在護航民企基層行走訪中,及時回應企業家關切。同行的該院護航民企工作專班檢察官為入駐園區創業的經營者釋疑解惑、鼓勁打氣。
目前,該院堅持“小切口、大服務、深治理”的思路,從理論思考、實務調研到試點構建模型穩步拓展,邊實踐、邊小結、邊優化,在數字檢察護航民營經濟、助力市域治理中初步形成了“微經驗”。數據模型越多,能夠監督的類案越廣,該院將根據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需要,結合檢察辦案監督實務經驗,實時動態調整和擴充監督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自然語義分析等前沿技術手段,挖掘數據價值,提高對涉非公經濟類案監督的深度和廣度。(記者 張馳川 通訊員 焦惟奇)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