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上午要去江蘇林泉集團調取保證合同,下午還有兩家企業客戶賬戶變更,需要上門核實……”3月的最后一天,交通銀行丹陽支行的客戶經理錢旭的行程格外緊湊,“月末本來就忙,最近更是忙上加忙。最近很多企業的融資積極性變高了,融資需求也變多了,我和同事們不是在‘拜訪客戶’就是在‘拜訪客戶的路上’。”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融資積極性高漲的背后是“項目攻堅突破年”的聲聲戰鼓急。全市大大小小的企業正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招兵買馬,鉚足干勁生產。“每家企業的融資需求不一樣,這就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給出方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服務做到家’。”作為一名銀行客戶經理,錢旭對企業融資需求的變化有很直觀的感受,“經過疫情寒冬之后,很多企業有了提升產能、擴大生產的需求,對融資的需求也就更高了。”
“2022年12月29日,丹陽市龍頭企業江蘇肯帝亞木業有限公司向我們提出了貸款需求,說是有一筆訂單急需支付。我們立刻開啟綠色通道,客戶經理上門核保簽字,與企業財務人員辦理抵押手續,在2023年1月1日9:00放款。”對于2023年的第一個業務,錢旭印象深刻,“對于當時的肯帝亞木業有限公司而言,融資效率是排在第一位的。成功放款的那一刻,一直拎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其實,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繞不過的問題就是融資,企業想提檔升級、擴充產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扶持,這就需要我們金融機構提供服務。”交通銀行丹陽支行行長朱中華說,“金融服務不應該是‘大水漫灌’,而是應該基于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數據‘精準滴灌’,為客戶量體裁衣,提供個性化差異化金融產品和服務。”
作為金融服務“精準滴灌”的受益者,丹陽市新民路上一家文具零售店的老板楊帆深有感觸。前段時間他因為資金周轉困難發愁,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在交通銀行手機銀行上申請辦理了“普惠e貸”業務,當天就有客戶經理主動聯系上了他。經過簡單的身份認證、資料提交等步驟,15萬元的信用貸第二天就到賬了。楊帆感慨地說:“本來想找親戚朋友借錢,但是總覺得難開口,沒想到手機上操作就能解決資金難題,真是幫了大忙!”
金融活,則經濟活。企業能成功融資,也就有了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才能進一步釋放活力。交通銀行丹陽支行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本源,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截至2022年12月末,交通銀行丹陽支行貸款余額68.45億元,較年初增長30.61%,還先后獲得“中國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千佳示范單位”“江蘇省經營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我們的金融服務不僅在城市深耕,更延伸到了廣大農村。”朱中華介紹,針對各地規模效應突出的農業特色產業,交通銀行丹陽支行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為廣大農戶提供門檻低、手續簡、利率優的金融支農產品,打通金融產品直達農戶的“最后一公里”,扎實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加速度”。“就拿種桃子來說,從建設大棚、種苗培育、桃子成熟上市,農民都有不少資金需求。但他們普遍面臨征信不全、抵押擔保缺乏的痛點。我們根據每個地區的特色農業,推出了大米貸、蜜桃貸、葡萄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可以及時滿足農戶的資金需求,而且利率低、效率快、支用靈活。”朱中華表示。
其實,過去的這幾年,在政府、銀行、企業共同努力之下,無論從增量、占比、價格這些數據維度來觀察,還是從企業家的主觀感受來評價,“融資”這座“山”已不再高聳。“曾經貸款跑斷腿,現在服務送上門”已成為我市企業真實貸款經歷。“交通銀行作為一家國有大行,始終堅定‘金融報國’的使命與擔當,堅持貫徹產業強市‘一號戰略’,踐行金融為民、服務實體經濟,與廣大企業守望相助,砥礪前行,共創繁榮。”窗外春光爛漫,映射到朱中華的眼里,閃閃發亮。(記者 曹源 盛林娟)
“碼”上聆聽銀企攜手的故事
視頻制作:盛林娟 曹源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