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作為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產物,在改變生產方式、提升生產力的同時,也引發一系列社會變革,潛移默化影響著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單元。
鎮江是全國第一批社會保險標準化“先行城市”,在大數據應用方面擁有較好的“先天條件”。近年來,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堅持以數據為驅動,圍繞群眾體驗和管理效能,在傳統經辦模式的基礎上,依靠社保數字化應用,豐富服務內涵、擴展服務外延,推動社保經辦服務人性化、便捷化、差異化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據賦能,社保業務“銀行辦”
“社保業務是一種客戶黏度很高的品種,我們蘇州銀行入駐鎮江之初就聽說了社保金融超市,隨即就向鎮江市人社局提出了申請。”蘇州銀行鎮江分行的負責人說道,“社保金融超市開張之后,網點進店量大幅增加,社保業務在豐富銀行服務內容的同時,也幫助我們留住了很多潛在客戶。”
向周邊延伸、向基層下沉,是社保經辦的發展趨勢。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不斷開發數據應用場景,持續深化社銀合作、社郵合作,設立鎮江農商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3家“社保金融超市”和35個郵政社保經辦服務點。在優選遴選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將優質銀行網點納入服務網絡,形成社保服務矩陣。將零散的業務模塊打包為服務場景,整體開放權限,目前已完成權益證明打印、繳費記錄查詢、失業登記、工傷待遇查詢、靈活就業參保停保等32個服務事項全開放,實現高頻社保經辦事項“銀行網點一站式”辦理。按照“可用不可見、數據不搬家”的原則,明確數據管理主體責任,簽訂數據管理協議,嚴禁社保數據嵌入銀行系統,明確社保數據的“安全紅線”。開通社保經辦服務電子地圖,明晰經辦網點和服務事項,推進“以點找事”“以事找點”,社保“就近辦”服務范圍持續擴大。
數字化轉型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持續聚焦銀行辦理社保業務標準化建設,將銀行專窗的硬件、制度、標準統一納入人社服務終端管理,常態化舉辦社會保險業務培訓班,確保銀行辦理社保業務“不走樣”“不降質”。
數據共享,職工退休“一次辦”
“我是靈活就業人員,這個退休‘一件事一次辦’的服務實在太好了,只要在退休申請時把一份材料交到社保中心,就可以一次性聯辦好幾個部門的手續,辦結后《職工退休證》還會寄給我,真是既不要跑腿、也不用煩神。”剛剛辦理完退休申請手續的張先生說。
數字化經辦,不僅是系統升級和數據傳輸,更是服務理念與治理能力的一次變革。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向數據要效率、向信息要支撐,在15個鎮江人社“一件事”的基礎上,聯合醫保局、公積金管理中心、衛健委等部門,推出跨部門的職工退休“一件事一次辦”。用人單位與靈活就業人員只需通過線上“江蘇人社網辦大廳”或線下服務窗口,填寫一張《退休“一件事”申請表》并遞交一套材料,即可聯辦納入社會化管理、在職醫保轉退休醫保、提取住房公積金、退休證寄送、獨生子女一次性獎勵等關聯事項。聯辦申請信息將推送至江蘇省政務辦大數據管理中心,進行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流轉,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于今年推出當年退休人員提前6個月檔案預審服務,在開放預約通道的基礎上,通過大數據篩選企業即將到齡職工,指導企業做好個人繳費賬戶核對、職工人事檔案梳理等工作,并根據約定時間上門或現場服務,變退休審批“申請辦”為“預約辦”“提前辦”“主動辦”“提醒辦”,確保職工到齡退休“一次辦好”。現已為船山集團、港務集團、金東紙業等8家企業提供服務,預審職工檔案300余份。
數據比對,資格認證“無感辦”
“我現在常年居住在外省,請問我應該怎么辦理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呢?”一名退休職工在鎮江人社服務熱線問。“現在鎮江已全面取消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系統會通過數據比對自動為您進行靜默認證,您也可以通過‘江蘇智慧人社’APP,根據提示‘掃掃臉’‘眨眨眼’就可足不出戶完成自助認證。”接線員解釋。
社保待遇資格認證是維護社保基金安全的有效措施,保障著每一個參保人的合法權益。近年來,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強化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建立信息比對靜默認證為主、線上平臺自助認證為輔、多形式線下認證為補充的資格認證新機制,讓退休人員在“悄無聲息”中進行認證服務。通過定期與衛健、民政、醫保、公安、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進行數據比對,比對成功則視為認證成功,動態判斷退休人員生存狀態,每次認證后有效期自動順延12個月。今年社保中心還通過連續舉辦8場“暖心社保”進社區活動,積極推廣社保待遇自助認證方式,利用人社服務大廳、“鎮江人社”公眾號、新聞報刊等線上線下渠道發布自助認證圖文指引。
社保經辦的服務對象不少是老年人,在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浪潮下,也必須考慮到老年人的習慣和需求。因此,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保留了街道(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社區(村)便民服務站、社保經辦機構的人工認證通道,為高齡、重病、傷殘等行動不便的群體提供上門認證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社保待遇資格認證通過率達99.12%。(通訊員 曹逸 記者 古瑾)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