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無廢城市”建設,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是建設美麗江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如果把城市看作一個有機體,那么工廠、園區、學校、醫院、鄉村等社會生活組成單元,都是建設“無廢城市”的重要“細胞”。從激活“無廢社區”“無廢工廠”“無廢學?!薄盁o廢商場”等“無廢細胞”著手,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才能更好地、持續地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實現“天下無廢”。
在發展的新征程上,我們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要推動源頭減量,為城市廢物做“減法”。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廢舊新能源電池、秸稈、粉塵、污泥……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固體廢物產生量快速增長。若不能有效實現前端“減廢”,任憑垃圾產量膨脹,后端處理能力提升得再高、再快也難以維系、招架不住,會帶來處理成本飆升、擠壓生產生活用地,甚至環境破壞等一連串風險。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構建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在生產過程中做好防污減排工作,鼓勵企業開發壽命長、易回收的綠色產品。堅持生態優先,推廣畜禽糞便和農林廢棄物等農村生物質能高效利用先進技術,建設更加宜居的美麗鄉村。插上科技的“翅膀”,依托“互聯網+”,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努力走出一條綠色崛起之路。
實現“天下無廢”,也要靠全民參與。破損玩具、廢棄家具、過期食品……每個人都是固體廢物的“生產者”。突破生活的“舒適區”,告別習以為常的舊習慣,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讓“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做到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踐行光盤行動,低碳出行,不購買或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減少購買過度包裝商品及一次性用品……激發“全員環?!毙?,推動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為新時尚,用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點亮未來生活。(艾果)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