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14日上午10時,丹徒區歡喜家園小區10千伏電房1號變壓器進線高壓柜A相熔管因老化發生爆裂故障,造成204戶居民停電。故障發生后僅15分鐘,維修人員就到達現場開展搶修。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低壓電網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鎮江低壓電網用戶共計223.32萬戶,其規模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長,特別是近三年來,高溫天數持續增多,迎峰度夏期間用電量每年增長約12%。因此,低壓用戶易發生過載斷電、短路失電等非計劃停電故障。
鎮江供電公司營銷業務支持中心主任趙罡介紹,以往發生停電故障,搶修涉及多個部門、多套系統,派單至各區域供服中心以及供電所。“不僅如此,發生低壓停電故障,新一代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只能監控到線路,對線路下的臺區、表箱及戶表無法主動識別,搶修工作往往滯后于客戶報修。”
對此,鎮江供電公司主動破局,深入挖掘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數據價值,推動用電信息采集與新一代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數據的融合應用,創新構建了低壓停電“主快全”搶修服務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實現用電信息采集與新一代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停電數據貫通并自動派單。
趙罡解釋,“主快全”是指主動感知、快速搶修、全程監控。“主動感知就是依托現代計量采集業務換裝的高速電力線載波設備,完成對臺區、表箱、戶表用電數據的實時監測,實現停電事件發生后1至2分鐘內就能主動上報到后臺管理系統,實時自動生成搶修工單,實現了‘被動等報修’到‘主動去搶修’的轉變;快速搶修是各單位建立搶修人員移動作業掌機接單制度,實現全市故障點最遲30分鐘到達現場,比全省承諾的搶修到達時間縮減33%;全程監控是派發搶修單的同時給用戶發送搶修進程短信,并由供電服務指揮中心運營指揮班人員對搶修工單進度、用時、完成情況等進行全程跟蹤督辦。”
在低壓停電搶修新模式的支持下,當天,丹徒區歡喜家園小區的失電故障發生僅10秒,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識別到停電故障后,迅速將信息推送至新一代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自動生成搶修工單。2分鐘后,鎮江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運營指揮班孫麗華將工單,派發到丹徒供電服務中心配電運檢班工作人員張軍持有的移動作業終端設備上。僅15分鐘,張軍就到達現場開展搶修。
目前,新模式已覆蓋鎮江地區223.32萬低壓用戶。應用半個月以來,供電部門累計派發搶修工單47個,覆蓋用戶3204戶,現場停電故障恢復時間由原來的38分鐘降至27分鐘。(朱婕 徐鳴飛)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