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一場名為“80后”的老物件展——鎮江工行金融科技發展40年歷程展拉開帷幕。歷代U盾、各類打印機、老式萬用表……38類115件銀行老設備,講述了“金融科技”的發展脈絡。
走進展廳,歷史感和科技感撲面而來。上個世紀還引領著時代的“弄潮兒”,如今已成了展柜里的“老古董”。工行鎮江分行金融科技部總經理田雪松是這次展覽的策展人,他把這些歷史跨度為40年的展品稱為“80后”。其中,不少展品隨著時代的發展,已逐漸消失在銀行人的視野中,如1.44MB的軟盤、磁條式卡片錄入器、針式打印機、BP機等。
其中,不少展品曾是老員工們朝夕相伴的“老伙伴”,也是新員工眼中不甚熟悉的“新玩意”。原來,新時代的類似設備和老物件相比,功能、名稱都相似,“體格”和樣式卻有了大不同。譬如存折打印機、身份證識別儀等單一設備,已被各種帶有綜合功能的自助機器所替代。
“一線柜員的桌子上,科技設備經歷著從少到多,又從多到少的過程?!碧镅┧蛇M一步解釋,“多”指的是銀行柜面從紙質時代到電子時代,電子設備漸漸多了起來;“少”指的是后來設備的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柜員的桌面也越來越清爽。如身份識別儀、指紋錄入儀等集合為多合一的小型桌面設備。
展覽集中展示了銀行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系統回顧了工行鎮江分行科技工作的發展歷程。除了實物展品外,一張張專利證書格外顯眼,它們也代表著銀行數字化的腳步。近年來,鎮江工行不斷強化科技金融的發展,推動業務、產品、服務等數字化升級,為客戶帶來更加便捷的金融體驗。同時,在企業服務方面,依托大數據、云結算、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基于系統沉淀數據為全球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一體化數字金融解決方案。
為了本次展覽,鎮江工行前期成立了籌備小組,自今年6月發布征集令,邀請老員工提供相關素材,并發動員工搜集有年代感的實物、照片、視頻等在手物品,組織人員檢查庫房和網點的各類設備、零配件、維修維護工具,收集歷史遺存物品。原本封存在角落的老設備得以煥發新顏,通過展覽“講述”曾經的故事。(俞佳融)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