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穎國
31日,天弘基金旗下產品2021年年報披露完畢,天弘基金主動權益四大小組——醫藥、科技、消費、制造在年報中詳細分析了四大行業的投資機會。整體上看,天弘基金主動權益團隊認為,經歷了今年以來充分的調整后,A股估值水平目前處于歷史底部區間,長期看,各行業的很多優質資產正處在較好的布局時點。
制造組:關注優質龍頭與隱形冠軍
對于制造業領域的投資,天弘高端制造混合的基金經理谷琦彬和李佳明在年報中表示,市場目前對于全球宏觀經濟的預期擺動較為劇烈,對應這樣的波動,首先還是要回歸常識,其次要立足中觀行業,跟蹤微觀企業實際的供需景氣狀態的變化。
他們分析稱,全球邁入后疫情時代,后續純粹的估值擴張難以繼續,基本面的景氣度改善和業績的增長將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市場將對切實的基本面變化進行更多的賦權,所以2022年的宏觀環境比較復雜,穩增長是國內政策的主線,相關的政策著力點可能出現調整,從而可能帶來各行業板塊的分化。但這不影響高端制造行業的長期投資價值。正如谷琦彬和李佳明在年報中提到,長期來看在中國制造業是一條黃金賽道,短期的波動在所難免,他們會更關注能夠帶來長期超額收益的優質個股,在細分賽道持續深耕,挖掘出其中沒有被市場認識到的價值。
具體到配置思路上,天弘優質成長企業精選混合的基金經理谷琦彬和張寓在年報中表示,在新的投資環境下布局高端制造賽道,將堅持自下而上選擇具備護城河和明顯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但也會增加對部分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挖掘和投資,因為其蘊含了更高的預期收益率。
在具體方向上,谷琦彬和李佳明指出,看好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國防裝備業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投資機會,該行業的利潤改善已經持續了3年時間,2019年下半年以來行業的利潤增速遠超制造業平均水平,但其估值水平卻基本上維持在了歷史中樞偏低位的狀態,尚未跟隨業績改善而出現大幅度的估值修復,資本市場最終將實現對基本面和估值水平的合理定價。
醫藥組:今年將開啟醫藥新投資周期
在經歷2021年的政策擾動后,今年的醫藥行業將面臨怎樣的政策環境?天弘醫藥創新基金經理郭相博表示,醫藥政策的影響將呈現局部化、個股化狀態,從整體上看,相關醫藥政策的開拓期可能已經結束,對行業整體影響在弱化。
展望后市的醫藥行業投資,郭相博表示,2021年醫藥行業行情波動比較大,但從2022年開始,在我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在政策對行業影響逐漸弱化的趨勢下、在后疫情時代的剛需和必選屬性下,醫藥行業將會重新開啟的投資周期。
在具體的投資方向上,郭相博表示會重點關注三個方向:首先是創新藥板塊,2022年將看到我國創新藥打入美國、歐洲市場,這將是中國創新藥企業和創新藥板塊轉折的一年;其次是醫藥國產替代方向,從上游到下游、從生產到產品,越來越多的醫藥行業專精特新和國產替代概念公司上市,未來一段時間該趨勢仍將持續;最后是被“錯殺”的行業方向,醫藥行業受政策影響很敏感,此前因為政策誤讀被“錯殺”的細分行業,今年有望迎來反轉機會。
談及醫藥行業在短期內遭遇的調整,天弘醫療健康的基金經理郭相博和劉盟盟在年報中表示,長期看來,醫藥作為一個成長型行業,每一次由政策帶來向下擾動,都會是下一個向上的開始,要找到在下一個估值向上階段中最受益的公司。
郭相博和劉盟盟表示,2022年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主要來自自下而上選股,從那些空間大、景氣度高或者景氣度正在上升的細分領域里面尋找,創新、進口替代、業務國際化、行業集中度提升、以及疫情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會是2022年醫藥投資的幾個重要線索。
科技組:關注高景氣的半導體、云計算、汽車智能化等
2022年一季度接近尾聲,新能源、半導體、5G等熱門賽道回調明顯。面對科技股的短期下跌,天弘創新成長混合的基金經理陳國光和周楷寧在年報中闡述道,應該科學看待科技股的估值,低估值并不意味著一定是好機會,高估值也應該有合理的限度。
周楷寧分析認為,單純的低估值不能補償質量因子和成長因子,應該回避低質量、低成長的價值毀滅型投資;另外,高概率+高賠率的投資往往估值不低,高估值最好通過未來2年到3年的高成長消化;當然,高估值也應該有合理的限度,對未來5年到10年估值的透支往往預示較低的收益風險比。對于科技行業后續投資思路,周楷寧表示,好生意、深護城河、優秀的管理文化這三點是質量因子,大空間/爆發力是成長因子,合理的價格是估值因子,會盡量兼顧投資標的質量因子、成長因子和估值因子。
具體到細分賽道上,陳國光在天弘互聯網基金的年報中分析稱,2022年的科技各細分領域的景氣度仍然差異較大,而行業景氣度對科技類上市公司的估值影響遠大于傳統行業,后續將繼續通過選擇高景氣子板塊內優質公司進行配置,將持倉重點放在高成長性、高確定性的資產上。
陳國光表示,科技行業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應該長線布局那些真正具有硬核創新能力并處于行業上升周期的優秀公司,會重點關注這些領域:半導體主要看好設備、材料領域內的機會,消費電子關注與虛擬現實和汽車電子相關性高的公司,計算機主要關注云計算和AI賦能傳統產業而帶來的投資機會,比如汽車的智能化。陳國光進一步指出,半導體國產化鏈將是一個較長周期的成長領域,5G應用、汽車新能源化、智能化以及十四五期間確定性較高的軍工電子在未來幾年都將保持較快的成長。
消費組:堅定長期持有優質消費公司
談及消費行業2022年的投資環境,天弘云端生活優選混合的基金經理于洋表示,目前消費行業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包括新冠疫情的反復、公眾對經濟下行的擔憂、投資者對消費稅的持續討論等等。
不過,于洋也具體分析稱,能夠被看到的風險其實已經不再可怕,它們對2022年的消費投資會有影響,但不足以改變長期底層投資邏輯。消費行業中的好公司會有品牌積淀,企業能形成護城河,且品牌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積淀,成為時間的朋友。
天弘文化新興產業股票的基金經理劉國江也在年報中提到,對2022年經濟增長并不悲觀,在當前的政策環境和消費行業走勢下,將繼續把投資時間線拉長,尋找值得長期持有的消費公司,在細分行業的投資方向上保持與當前基本穩定,重點去挖掘有研究超額的優質公司。
實際上,回溯歷史上的權益市場底部時刻,每一個底部時刻,都能看到繼續下行的風險,但對于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資產,每一次風險也都是長期投資的買入時機。
對于后市的港股市場投資,劉國江也在天弘港股通精選基金的年報中分析稱,港股資金對確定性的偏好更高,產業政策依然會對資金的配置產生重大的影響。具體到投資上,他依然會以大消費作為主要方向,從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行業選擇有競爭力的公司,重點關注受益于穩經濟的優秀物業管理公司和適應新監管規則并保持強勁的競爭力的互聯網公司。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