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美聯儲大幅加息將令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港股中概股的低估值特點無疑將創造相對安全的投資邊界與更高避險投資屬性。”
面對今年中概股與香港紅籌股估值有所回落,境內投資者依然奉行越跌越買策略。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恒生互聯網ETF、恒生科技指數ETF、中概互聯網ETF、恒生科技ETF今年以來份額分別增長186.86億份、97.89億份、85.94億份、51.05億份,使得今年以來涌入跨境ETF的資金總額達到540億元。
這令流入港股的南向資本水漲船高。
通聯數據Datayes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金額總計達到1447.86億元,這還不包括通過QDII等渠道投向美國中概股的資金。
一位互聯網券商人士向記者透露,主要是港股與中概股的低估值,吸引大量境內投資者紛紛抄底投資。尤其是眾多境內投資者看好中美相關部門圍繞中概股審計監管問題將達成解決方案,紛紛對中概股采取越跌越買策略。這也吸引他們借助跨境ETF產品,曲線投資在香港二次上市的部分中概股獲利。
“就估值而言,我們認為港股與中概股的投資價值較高。”一位境內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近期他們發行新產品打算將50%資金投向港股與中概股,吸引眾多境內高凈值投資者的青睞,表明他們也持有同樣的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華爾街大型資管機構也紛紛加入抄底中概股與港股的陣營。比如摩根大通旗艦中國基金“JPMorgan Funds-China Fund A(acc)-USD”在3月份加倉京東、騰訊控股與美團;富達國際旗下中國消費動力基金則增持美團、京東等股票。
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如今華爾街投資機構與中國境內投資者采取極其相似的投資策略,就是抄底中概股與港股靜待其估值回升。
內地抄底資金成為港股新勢力
通聯數據Datayes數據顯示,5月以來南向資金總計凈流入額達到474.87億元,約占今年以來總流入額的32%。
“港股與中概股跟隨美股回落,反而激發越來越多境內投資者借道跨境ETF產品持續抄底港股與中概股。”上述互聯網券商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記者多方了解到,不少境內投資者之所以熱衷通過跨境ETF產品抄底港股與中概股,除了看好他們超低估值,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資金進出相對便捷。
“今年以來,不少境內投資者在積極抄底的同時,也熱衷高拋低吸波段操作,而跨境ETF的高流動性,無疑給他們提供了極其便捷的抄底方式。”他指出。
但是,多數境內投資者也對跨境ETF產品采取長期投資策略,因為他們堅信港股與中概股遲早會上演價值回歸的補漲行情。
記者獲悉,這令南向抄底資金與海外對沖基金形成激烈的多空博弈。
具體而言,受俄烏沖突升級與美聯儲大幅加息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海外對沖基金開始削減股票等風險資產持倉,導致他們被迫拋售大量中概股與港股資產,而跨境ETF在境內投資者的資金助力下,則悄然扮演接盤俠的角色。
一位香港券商人士指出,5月以來,跨境ETF反而成為支撐港股估值的重要資金力量,且他們采取越跌越買的投資策略,有效緩解了港股跌幅。
“這也吸引部分海外對沖基金開始放緩減持港股步伐。”他透露,由于美股大幅下跌導致杠桿融資保證金驟增,此前他們不得不拋售港股等資產,將資金回流歐美市場救急。如今他們也意識到港股反彈幾率正在上升,相應放緩了拋售步伐以靜待港股投資組合凈值回升。
這位香港券商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境內投資者通過跨境ETF與港股通等渠道持續流入港股,它正成為港股市場估值博弈的重要資金力量。越來越多全球投資機構開始關注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情緒與交易行為變化,作為他們抄底投資港股的一大重要風向標。
“整體而言,如今愿意抄底買漲港股的海外投資機構日益增多。因為他們認為港股估值已充分反映國際形勢變化等不確定性因素,在中國經濟逐步減少疫情沖擊趨于恢復穩健增長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紅籌股將迎來估值回升。”他坦言。
境內私募加大配置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境內私募機構都悄然加大配置力度。
一位境內多策略私募基金合伙人向記者透露,3月以來,他們的投資委員會認為無論從PE估值、還是PB估值分析,港股估值均處于歷史平均值下方,驅動他們持續抄底港股。
“盡管期間港股持續回調,但越來越多內地資金流向港股,讓我們相信抄底港股遲早會迎來可觀的超額回報。”他指出,即便5月美聯儲大幅加息導致港股跟隨美股持續回調,他所在的私募基金投資委員會不同意減倉港股止損。
為了降低港股回調所帶來的凈值下跌壓力,期間他采取新的風險對沖措施,包括買入沽空恒生指數的期貨衍生品對沖持倉風險等,但他們始終沒有減持港股頭寸。
“一旦港股出現回升行情,我們可以迅速平倉期貨衍生品轉守為攻,獲取價值投資的最大化收益。”這位境內多策略私募基金合伙人指出。
記者多方了解到,采取類似抄底策略的境內私募機構不在少數。
一位境內宏觀策略私募基金負責人向記者透露,5月以來他們又做了一輪港股中概股調倉,將大量資金投向被錯殺的科技股與部分地產股。
“令我們驚訝的是,目前越來越多高凈值出資人也認可我們對港股中概股的抄底投資策略,甚至他們自己也將海外資金投向這些股票。”他透露。
一位國內大型私募基金投研部門總監向記者直言,他們也打算追加港股配置。究其原因,俄烏沖突升級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趨于上漲,但港股部分資源類上市公司股價尚未反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趨勢,存在某些特定的投資機會。此外,目前恒生指數動態估值不到10倍,低于2015年以來的平均值,令港股呈現較高的投資安全性。
“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美聯儲大幅加息將令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港股中概股的低估值特點無疑將創造相對安全的投資邊界與更高避險投資屬性。”他坦言。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