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A股上市公司國華網安(000004)因業績變臉太過“離譜”被公開譴責,引發資本市場熱議。深圳證券交易所認為,國華網安此前業績預告中披露的凈利潤與年度報告中經審計的凈利潤差異金額大,且盈虧性質發生變化,違反了相關上市規則的規定。
根據國華網安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該公司預計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億元至-6億元之間。而該公司曾于1月份發布業績預告,當時預測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盈利1億元至1.48元。一夜之間,盈利變巨虧,黑天鵝從天而降,公司股價應聲跌停。
學霸變學渣,盈利變虧損
國華網安此前預計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元至1.48億元之間,2020年同期國華網安該項凈利潤為6462.31萬元。根據該業績預告,國華網安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4.74% 至129.02%,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6.79% 至133.08%,業績表現十分亮眼。
關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國華網安稱“主要是公司加強了對信息安全業務的戰略規劃、整體管控以及風險管理,同時通過布局拓展應急產業產生利潤,此外,和上年度相比,公司資產減值損失下降幅度較大”。 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增長原因,一切看起來都很健康,國華網安是妥妥的學霸。
然而,三個月后的這一切戛然而止。根據《業績預告修正公告》,2021年度國華網安虧損4億至6億之間,業績變動幅度之大,令人咋舌。對于該重大差異,國華網安在修正公告中稱這是因為部分此前確認的收入不滿足確認條件。 此外,子公司智游網安商譽減值與公司前次業績預告估計減值存在較大差異,預計商譽減值金額為4.5億元至6.5億元。 此前該學霸身上的“利潤增長”、“減值下降”兩項標簽,被學霸自己親手摘了下來,學霸秒變學渣。
股價下跌,投資者索賠在即
梳理過往公告可以發現,國華網安于2022年1月26日發布業績預報,由于該公告預測2021年度業績大幅增長,當日國華網安股價漲停。截至4月28日收盤,國華網安跌幅為9.97%,全天一字跌停,收盤價為13.01元,創201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認為,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4月27日期間買入該股票的投資者,其部分損失并不屬于自身判斷失誤導致的投資虧損,而是由于國華網安在制定業績預告時未準確確認收入、未準確計提商譽減值等因素造成的。
王智斌律師認為,上市公司未經審計的預測業績,當然可以有所調整,但是變化幅度應在合理范圍內。國華網安預測業績由“盈”轉“虧”,這種變化超出了合理范圍,國華網安時任高管在編制業績預告時,有未勤勉盡責之嫌。
“從信息披露的角度而言,本次業績變臉是由于國華網安在編制業績預告時未合理確認收入、未合理計提商譽損失等因素造成的,國華網安此前編制的業績預告欠缺合理的會計基礎,其關于業績增長原因的表述也是不真實的。并且,國華網安遲至4月28日才予以修正,亦有違規之嫌。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受到該公司業績預告誤導的投資者可以提起民事索賠訴訟,要求國華網安賠償損失”王智斌律師稱。
按照王智斌律師的觀點,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4月27日期間買入國華網安且該期間未清倉的投資者,有權向國華網安及相關直接責任人追索損失。該部分投資者可以在“股東網”辦理登記。
根據《證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投資者可以要求賠償的是投資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及印花稅損失,其中,投資差額損失可以理解為是投資者在泡沫價格上多支出的泡沫成本,投資差額損失的多少與買入價格和股數有關。王智斌律師表示,鑒于交易所已對相關事實作出認定,投資者訴訟案件將進入“快車道”。值得一提的是,國華網安此前就曾因其他事項被投資者推上被告席,投資者方面取得了終審勝訴判決。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