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國白羽肉雞祖代雛雞以進口為主,主要品種包括科寶愛維茵、AA+、哈伯德、羅斯308。近年來,由于部分國內企業在白羽肉雞育種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國內自繁量也開始穩步上升。圣農發展經過十余年白羽雞育種工作,成功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白羽肉雞品種—圣澤901(SZ901),并于2021年末獲得農業農村部批準,取得對外銷售資格,“圣澤901”是我國第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白羽雞品種,目前父母代種雞已經開始對外銷售。此外,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新廣農牧有限公司引入我國地方雞素材,培育出廣明2號白羽肉雞;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農業大學和斯瑪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也聯合培育出“沃德188”。
白羽肉雞生產具有很強的周期性。祖代雞苗或父母代雞苗經過24周進入產蛋期(25-66周),在32周左右才能達到正常生產高峰,從祖代引種至商品代肉雞出欄大約需要14-15個月。白羽肉雞生產呈現擴繁系數高的特點:1套祖代肉種雞可提供50套父母代肉種雞,1套父母代肉種雞可提供100-130只商品代雞苗,從祖代到商品代擴繁系數可高達5000-6500倍。白羽肉雞行業的生產能力具有較大彈性。無論是祖代種雞養殖戶,還是父母代種雞養殖戶,都可以通過強制換羽、延遲或提前淘汰來調整生產能力,此外,雞病也會影響白羽肉雞產業的生產能力。
祖代更新量變化與1年后父母代價格負相關。白羽肉雞生產具有周期性,從祖代更新至父母代雞苗出生需要27周,從父母代雞苗出生到商品代肉雞出欄需要33周,若考慮產蛋高峰期,祖代更新傳導至父母代雞苗至少需要9個月,從祖代引種傳導至商品代雞苗至少需要20個月。根據2009-2021年白羽肉雞行業年度數據,我們發現,祖代更新量變化與1年后父母代雞苗價格、與2年后商品代雞苗和毛雞價格均有較強的負相關性。父母代銷量變化與10個月后商品代負相關。根據2016-2021年白羽肉雞行業月度數據,我們發現,父母代雞苗銷量變化與10個月后雞產品價格、與10個月后毛雞價格均有較強的負相關性。
從替代品角度看,豬價已步入新一輪上行周期,據農業部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推算,2023年5月之前,生豬出欄量將呈現逐月環比下降的趨勢,由于二元母豬補欄積極性偏弱,2023年全年豬價有望維持相對高位;目前豬雞比價處于歷史均值水平,高豬價或對雞價形成一定支撐。
從白羽肉雞自身周期看,父母代雞苗價格向上周期或于2023年5月啟動,商品代價格上行周期或于2024年啟動。2021年9月-2022年4月,祖代更新量相對較高,我們預計2023年4月之前,父母代雞苗價格將維持低位;由于今年5-8月祖代更新量較低,2023年5開始父母代雞苗價格有望明顯回升。今年9-12月祖代更新量將影響2023年9-12月父母代雞苗價格,我們將密切跟蹤祖代更新情況。
2021年我國祖代更新量124.62萬套,處于歷史相對高位,對應2023年商品代毛雞和雞產品價格會相對偏弱;今年祖代更新量有望降至90萬套左右,對應2024年商品代毛雞和雞產品價格有望明顯回升。由于2022年5-8月父母代雞苗銷量處于歷史高位,對應2023年3-6月商品代毛雞和雞產品價格或維持相對低位,我們將緊密跟蹤父母代銷量數據。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