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澳大利亞央行連續三個月加息25個基點 “鴿派”轉向背后還有哪些隱憂? 今日播報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頭條 > 正文  2022-12-07 09:55: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如市場所料,澳大利亞央行連續第三個月放緩加息的步伐。

當地時間12月6日,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加息25個基點至3.10%。自今年5月以來,澳大利亞央行已經將基準利率上調了300個基點。

縱觀全球央行動向,雖說歐美主要央行明年放緩加息的確定性越來越強,但不少央行依然在11月保持大幅度加息。在加息浪潮中,放出“鴿聲”的澳大利亞央行頗引人注目。在最近三次的議息會議上,澳大利亞央行都將加息幅度從之前的50個基點降至25個基點,其也因此成為首個打破全球大舉加息趨勢的央行。


(資料圖片)

牛津經濟研究院(BIS Oxford Economics)宏觀經濟預測主管Sean Langcake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加息階段之初,澳大利亞央行認為他們需要大量加息,而且要快,這導致其連續四次加息50個基點。而自10月以來,澳大利亞央行的利率決策已變得更加謹慎。

正當市場關注澳大利亞央行何時轉向時,其也明確表態將繼續加息。澳大利亞央行行長菲利普·洛(Philip Low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理事會料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一步提高利率,但不會按照一個預先設定的路徑進行,未來加息的幅度和時間將繼續取決于即將公布的數據。

澳大利亞央行關于進一步收緊政策的評論,使澳元短線走高。截至12月6日19時,澳元兌美元略有上漲,報1澳元兌0.67美元。另外,澳大利亞3年期債券收益率一度上漲6個基點至3.07%。

接下來,澳大利亞央行將如何繼續在緊縮政策和支持經濟之間尋找平衡?

為何放緩加息?

在本輪利率決議中,澳大利亞央行繼續加息25個基點至3.10%,直接將現金利率推至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澳大利亞央行加息頻率高,與此同時,它在放慢緊縮步伐上也是先行者。

談及澳大利亞央行放緩加息的原因,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向記者表示,澳大利亞考慮的主要是國內房地產發展和美聯儲的走向,“澳大利亞經濟的主要貢獻來自于房地產,如果不放緩加息,不僅房地產商的資金成本大幅增加,抵押貸款利率也會水漲船高,從供需方面影響房地產行業;其次,美聯儲已經明確12月將放緩加息幅度,澳大利亞央行會跟隨美聯儲的步伐,繼續放緩加息。”

房地產市場的冷熱關系著澳大利亞的經濟走向。受多次加息的影響,澳大利亞的房價開始有了“入冬”跡象。澳大利亞悉尼知名房產公司Plus Agency的執行合伙人Fiona Yang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每次利率上升,許多買家都要向下調整他們的預算,他們擔心自己的抵押貸款支出會在購買后的幾個月內攀升,變得無法負擔。

房地產數據分析公司CoreLogic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澳大利亞房價同比下跌3.2%。自今年4月達到峰值以來,澳大利亞整體房價已下跌7%。

西南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戰略實驗室主任、首席研究員方明認為,受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全球房價下跌的影響,2023年澳大利亞的房價將繼續下跌。

房價持續下跌將影響澳大利亞經濟,但更讓人擔憂的是,頻繁加息引致的抵押貸款將大幅攀升。澳大利亞財務比較網站RateCity的數據顯示,自澳大利亞央行上調利率至今,一個支付50萬美元、25年期抵押貸款的房主每月的賬單將增加834美元。

房產科技集團居外IQI(Juwai IQI)聯合創始人、集團CEO卡希夫·安薩里(Kashif Ansari)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澳大利亞購房者的按揭約有三分之二是浮動利息,這部分人群對按揭利率的上調是敏感的,因為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會受到一定影響。另外,澳大利亞家庭的負債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為200%,利率上調勢將影響生活,給經濟帶來風險,而根據澳大利亞央行的估算,這一波按揭利率上升將使其國內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減少五分之一。

除了房地產,澳大利亞的零售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澳大利亞10月季調后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2%,遠低于0.5%的增長預期。對于10月零售額的意外下滑,方明分析稱,目標利率大幅上調必然會限制零售額的可持續增長。

由于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凸顯,澳大利亞不得不放緩加息的幅度。在方明看來,當前全球能源價格出現明顯下行趨勢,物價下行可期,也給澳大利亞放緩加息留下了空間。

還不能退出加息通道

雖說此輪加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但鑒于澳大利亞央行在11月的議息會議中曾暗示未來可能會停止加息,故外界都在關注,該央行何時才能真正實現“轉向”。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認為,澳大利亞仍有加息的內在需求,“目前澳大利亞通脹壓力依然較大,預計在四季度將達到頂峰;另外,澳大利亞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6%,增速快于第一季度,就業市場和薪資增長較為強勁,也為繼續加息提供了支撐。”

可以說,高通脹仍是澳大利亞央行決策的最大壓力來源。

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澳大利亞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3%,為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澳大利亞央行還預測,本季度CPI將達到8%左右的峰值,目前包括食品、能源和建筑在內的成本都在上升。

方明認為,今年以來,澳大利亞CPI同比高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與PPI的差從0.2%上升至0.9%,表明澳大利亞的通脹有其內生性,內生性因素的作用還在上升,即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上升等。

日益攀升的通脹將引致不少負面效應。王昕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高通脹的環境下,首先是物品的價值很難被真實定價,更重要的是薪資水平和物價難以達到正常的匹配。

澳大利亞政府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工資較第二季度上漲1%,高于預期的0.9%,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年薪增長率達3.1%,但遠低于7.3%的通脹率。有經濟學家表示,勞動力市場緊縮,導致不少員工要求大幅漲工資。澳媒稱,超過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亞工人在經濟上入不敷出。

澳大利亞央行顯然也留意到當前物價-薪資螺旋式上漲的趨勢。菲利普·洛表示,澳央行會密切關注勞動力成本的演變,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企業的定價行為。

可以預見,通脹“高熱不退”還將給經濟帶來更多負面影響。方明分析稱,首先,物價上漲導致居民實際收入下降,消費需求下行會導致經濟增長率放緩;其次,物價上漲會產生連帶效應,比如出現房市和股市泡沫化現象,影響整個經濟的正常運行;此外,高通脹還會影響生產供給,因為需求下降,或將影響生產供給。

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央行也話鋒一轉,稱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息。王昕杰認為,繼續實施緊縮貨幣政策或是當前最合適的做法,“相對于其他方式,貨幣政策的緊縮是損害相對較小、比較全面的方式。”

衰退陰影仍存

盡管很難在短期內退出緊縮通道,但多位受訪專家認為,澳大利亞的通脹走勢會比澳央行預期的要樂觀。

“澳大利亞央行對于第四季度的通脹預測為8%,可能會有所高估。10月CPI同比為6.9%,較第三季度7.3%已下降0.4%,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CPI分別為3%和3.5%,因此,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其他月份不太會再創新高。”方明認為,由于全球經濟滯脹或衰退,金融市場動蕩還將繼續,2023年和2024年澳大利亞CPI繼續放緩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并將回到2%-3%的水平。

目前各大央行在貨幣政策決策上的表現分化。方明表示,全球央行大幅加息有下降的趨勢,主要是通脹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行而得到緩解,再加上前期大幅加息可能會對經濟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外界普遍認為,澳大利亞的本輪加息周期接近尾聲。但問題是,該國的經濟或很難在短期內擺脫連續加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今年8月,澳大利亞央行將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從5月預測的4.25%下調至3.25%,并預計2023年和2024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收縮至1.75%左右。

Sean Langcake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3年,澳大利亞經濟將更具挑戰性,預計會增長1.8%,“不斷上升的利率和劇烈的通貨膨脹已經使消費增長放緩,這些不利因素仍在進一步發酵。”

方明也預測,澳大利亞經濟將會出現下行趨勢,面臨一定期限的“滯脹”,如果能源礦產價格大幅下行,房地產泡沫破裂,澳大利亞經濟仍有可能會出現衰退。

關鍵詞: 澳大利亞 數據顯示 負面影響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