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3月份起的短短兩個月里,A股上市公司*ST未來(600532)經歷了28個跌停,股價跌幅超70%。近日,該公司因為涉嫌信披違規被監管立案,這已經是該公司第三次被調查。維權律師表示,*ST未來可能涉嫌財務造假并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符合三個買賣區間的受損股民均有望通過訴訟獲賠。
退市或是大概率事件
2023年4月25日,*ST未來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隨后的4月29日,*ST未來的2022年報出爐,公司多名高管包括獨立董事、監事、財務總監都表示對該份報告無法保證真實性。會計師事務所則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原因是“無法獲取煤炭貿易相關客戶、供應商的上下游穿透資料,原始供貨方、終端使用方的出入場資料及物流資料,無法核實收入的真實性、準確性,無法核實煤炭貿易產生的應收賬款真實性、準確性和可收回性。”
比財務造假被監管部門立案更讓股民憂心忡忡的是*ST未來可能要被終止上市。維權律師表示,對照《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最近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相關財務指標觸及財務類強制退市情形的,上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而*ST未來2021年、2022年已經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退市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頻繁登上監管處罰名單
事實上,屢次信披違法違規的*ST未來頻繁登上監管部門的處罰名單。
2018年4月14日,當時還名為宏達礦業的該公司被立案調查,2021年11月24日公告的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此次違規發生在“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實際控制宏達礦業期間(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違規事項主要是上市公司為實際控制人、關聯方提供違規擔保、隱瞞關聯交易等情況。宏達礦業、顏靜剛均被處以頂格罰款,顏靜剛被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2022年5月24日公司再次被立案,當年11月29日第二份《處罰決定書》落地。證監會認定當時名為未來股份的該公司存在的違法事實是未按規定披露關聯關系、關聯擔保、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及相關關聯交易;財務報表貨幣資金存在虛假記載,這一次公司及實控人俞倪榮均被證監會處以高額罰款。此外,上交所還下發了處分決定,并認定俞倪榮3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ST未來第三次立案調查則是不久前的2023年4月25日,目前尚未公布調查結論,不出意外的話,*ST未來還會收到第三份行政處罰文書。
這三個區間股民可索賠
維權律師表示,上述三次信息披露違規導致股票虧損的,投資者不應該自認倒霉,有權依《證券法》及最高法院相關司法解釋提起索賠訴訟。
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指出,*ST未來(宏達股份,600532)投資者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提起索賠:一、在2016年1月5日到2018年4月13日之間買入*ST未來股票,且在2018年4月14日之后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二、在2019年12月1日到2022年5月23日之間買入*ST未來股票,且在2022年5月24日之后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三、在2023年4月24日之前買入*ST未來股票,且在2023年4月25日之后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