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首款MR Apple Vision Pro揭開面紗,資本市場也隨之波動。
(資料圖)
6月7日,MR概念股反彈,A股方面杰普特漲超10%,億道信息漲停,榮旗科技、立訊精密、長盈精密、美迪凱等紛紛沖高,港股方面高偉電子股價漲幅達4.86%,大部分企業股價相比6月6日發布會后的表現有所回彈。
果鏈的動蕩伴隨著的是業界與市場的大量爭議。毫無疑問,Apple Vision Pro承載著蘋果的新野心,蘋果CEO庫克在發布會上直言“Apple 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這背后也有著多重意義,作為庫克時代的全新硬件,能否繼續引領范式創新?在低迷的電子消費市場上,蘋果能否開啟下一個十年的計算平臺?在幾番起伏的XR賽道,蘋果究竟能否定義虛擬現實產品的未來模樣?
有聲音稱,這款MR頭顯設備的發布是科技行業的一次全新變革,從技術的全面整合到人機交互的創新,都帶來了新解決方案。但也有不少觀點認為,產品低于業界預期,比如使用場景比較有限、續航和內容方面存在不足,而高昂的價格也不利于產品普及。
無論如何,蘋果在軟硬件一體化上的能力、強大的芯片能力、細節的設計能力,都備受肯定。而從價格看,Meta的MR新品價位在500美元,蘋果的MR超過了3000美元,兩者屬于定位完全不同的產品。目前來看,蘋果在MR應用場景的策略是,先從B端試水,先面向開發者、企業級用戶,再逐步往C端個人消費級市場拓展。
以蘋果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繁榮的產業鏈生態,MR也將吸引龐大的開發者在平臺上創新,未來的進化依然值得期待。
MR新品引爭議
蘋果對Apple Vision Pro重度研發投入了7年之久,也為XR產業帶來新風。從現場媒體、測評人的反饋來看,不少創新的體驗讓他們感受到了產品的“革命性”。
有媒體在使用了Vision Pro一段時間后認為,它將開啟“空間計算”時代,而且,和過去一樣,蘋果很可能至少領先競爭對手兩年;也有媒體稱,頭顯設備佩戴舒適,但是30分鐘后,乃至更長時間的佩戴仍會感到疲憊;有專業測評者表示,戴上頭顯后3D的視覺體驗頗為驚艷,手指和目光的控制交互非常舒適,在很多細節上,蘋果基于當前的技術確實優化了諸多體驗。
當然,目前蘋果展示出頭顯設備的使用場景,主要還是集中于線上辦公以及影音娛樂兩方面,蘋果能否讓MR產品在日后中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設備,Apple Vision Pro的實際使用體驗是否如測評媒體人們所描述的那般具有革命性,仍需要結合其他虛擬現實內容生產商的未來表現,再進一步觀察。
在業內人士看來,蘋果MR產品的發布帶來了行業的興奮,但也有人表示產品低于預期。一位VR資深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評論道:“目前它主要體現的是2D巨幕,而并非完全沉浸式交互,偏向高清晰觀影+輕交互。而大屏幕的體驗還是要看工作習慣,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多屏幕且大屏的工作環境。同時,因為沒有手柄,純靠手勢無法完成復雜的交互。”
他還表示:“硬件品質和設計沒問題,但是傳達的理念有點過于單一。我們相信它能做得好,但是需要開發者充分利用到它提供的那么多攝像頭和傳感器。”
除了過高的產品體驗預期,Vision Pro 3499美元的定價也成為產品的主要爭議點之一,比起其他消費級VR頭顯設備五百美元左右的定價,蘋果在頭顯設備上的高昂定價約是各競爭對手的七倍左右。
TrendForce集邦咨詢進一步表示,Apple Vision Pro硬件規格和功能設計方面,無疑會是目前最頂尖的AR/VR產品,然而售價高達3499美元,再加上需要外接電源才能運作兩小時,均是影響消費者選購意愿的不利因素。
Apple Vision Pro目前缺乏足夠的應用,集邦咨詢認為其初期會是偏向開發者、企業用戶采購的產品,讓開發者、企業能透過Vision Pro的各種創新的功能,進而開發出不同類型的應用,并不適合一般消費者用戶,因此產品售價才會偏高。
同時,Apple Vision Pro其精巧設計與高性能代表著生產難度的提高、產能會有所限制,也因此2024上半年僅選擇優先在美國發售。同時,考量產品售價,以及暫時還缺少必要性的應用功能等因素,集邦咨詢預估2024年Apple Vision Pro出貨量僅約20萬臺,需要等待后續消費款Apple Vision的推出以及Apple能否提供吸引消費者日常應用的功能服務,才能以此拉升整體AR市場的快速發展。
產業鏈逐步成熟中
此次Vision Pro產品展現出一貫的蘋果特色,一是本地高算力,M2和R1形成了強大的芯片怪獸組合;二是交互設計,去掉了VR產品必備的手柄,手勢、眼睛、語音的交互設計更簡潔;三是和蘋果硬件互聯,目前是和Mac聯動工作場景;四是要進一步繁榮軟件生態,首款MR面向開發者,繼續向軟硬件一體化發展。
同時,多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很多技術是現有的,蘋果在整合技術和體驗感上尋求最優解,這也是蘋果向來的策略,進行產品級的創新。這對于新技術的商用具有推動作用,但是還需要時間培育產業鏈。
比如,在光學傳感領域,群智咨詢(Sigmaintell)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陳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Apple Vision Pro的發布采用了大量的前沿技術,如自動調節瞳距、3P Pancake技術、120°視場角、配備4K分辨率的Micro OLED屏幕、眼動追蹤、面部追蹤等功能,并且內置十余顆攝像頭傳感器和外置電池,這將一定程度上加速相關產業鏈公司的創新進程,國內相關公司在光學模組、顯示等領域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
其中在Micro OLED領域,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XR產業中硅基OLED出貨量約為30萬片,同比上升40%,增量主要來自消費AR市場的帶動,本次蘋果MR采用硅基OLED后將進一步提升硅基OLED的市場增長,不過短期內受制于硅基目前的良率和價格,真正大幅上量預計在2025年左右。
成長過程中,產業鏈股價也出現幅度不小的波動。縱觀6月6日大盤,蘋果MR產品產業鏈上的相關上市企業股價普遍下跌,A股中的長盈精密與華興源創,港股中的高偉電子,這三家公司當日股價跌幅達到將近20%。但回看今年以來的股價漲跌幅情況可以發現,部分果鏈企業今年年初以來股價表現走勢仍一路向好,如工業富聯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達到98.47%,兆威機電漲幅超過60%。
總體來看,隨著產業鏈的逐步成熟、良率不斷提升,MR的成本也將進一步下降。集邦咨詢表示,蘋果后續能針對Vision Pro各種功能的應用情況,進行產品規格上的調整,以此推出與Pro版有所區隔的新品Apple Vision,除了符合一般消費者的預算,電池的續航力也能進一步優化。因此,WWDC 2023是以空間運算的概念情境與愿景為主,預估在2024 WWDC中才會有更多的實際AR應用程序展示,并且鎖定在日常生活應用為主,包括連接其他Apple產品獲取信息、下達指令等。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