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基金二期預計將認購約7229萬股,占可發行人民幣股份總數16.67%,占發行完成后總股本約4.15%;
②公司與大基金二期之前已成立合營公司擴產;
(相關資料圖)
③券商指出,全球半導體行業周期下行預計今年二、三季度見底,下行空間已接近底部區域。
《科創板日報》6月28日訊昨日晚間,華虹半導體在港交所公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II(大基金二期)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建議人民幣股份發行(科創板IPO),認購總金額不超過30億元 。
大基金二期認購價格將與科創板IPO發行價相同。
公告顯示,根據最高認購金額30億元計算,假設全部43373萬股將根據特別授權按人民幣股份發行進行發行,且發售規模為人民180億元,則大基金二期預計將認購約7229萬股,占可發行人民幣股份總數16.67%,占發行完成后總股本約4.15% 。
今年1月,華虹半導體與華虹宏力、大基金二期及無錫市實體訂立合營協議 ,四方有條件同意透過合營公司成立合營企業,合營公司將從事集成電路及采用65/55nm至40nm工藝的12英寸(300mm)晶圓的制造及銷售。
目前,大基金二期持有華虹半導體非全資附屬公司無錫合營公司的29%股權。
證監會近期已同意華虹半導體的科創板IPO注冊,大陸晶圓代工雙雄即將會師科創板。
本次IPO,華虹半導體擬募資180億元——這一募資規模位居科創板第三位,僅次于中芯國際(532.3億元)與百濟神州的221.6億元。
而募集資金將用于華虹制造(無錫)項目、8英寸廠優化升級項目、特色工藝技術創新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華虹半導體港股股價去年10月觸及區間低點后,在今年4月17日達到階段高點38.80港元/股,之后股價走低,跌去36.21%,今日收盤價24.75港元/股。
浦銀國際證券指出,全球半導體行業周期下行預計今年二、三季度見底,下行空間已接近底部區域 ,優先布局估值彈性標的。目前費城半導體行業指數、中芯國際及華虹半導體的估值,都已較去年底部反彈20%以上。鑒于半導體周期上行仍處于偏早期階段,因而后續仍有較大的估值上行空間。
此外,SEMI日前預計2023年全球300mm晶圓廠設備支出下降18%至740億美元,但2024即將回溫,且2026年增至118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背后的驅動力為HPC、汽車、存儲等需求提升。
因此華福證券指出,半導體設備行業經歷了2023年的調整之后,有望于2024年重歸成長,并帶來相關零部件的需求提升。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