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燕窩果苗。(受訪者供圖)
三亞新聞網6月29日消息(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張慧臏)近日,在三亞市熱科院的一個試驗基地里,一罐罐裝有綠色植株的透明罐子十分搶眼,走近一看,綠色的燕窩果苗長勢良好。6月26日,三亞今年第一批育好的燕窩果組培苗運往文昌,進行推廣示范種植。
近年來,三亞積極引進燕窩果種植產業,憑借獨特的品質、高附加值的經濟效益,逐漸成為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產業。燕窩果又名麒麟果,因果肉結構呈細絲狀,滑如燕窩,香甜可口,汁豐潤喉,故得名燕窩果。燕窩果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及加工價值。
“為加快南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促進優良品種篩選及種苗推廣,我們開展燕窩果組培苗生產技術研究工作,將培育好的燕窩果組培苗運往文昌等地區,推廣示范種植,為海南產業興旺注入科技力量。”三亞市熱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燕窩果種苗在生產上多采用扦插方式進行繁育,其繁育方式的缺點是莖稈肉質容易腐爛,易感染病毒從而造成燕窩果減產和品質下降。需通過收集燕窩果資源,并篩選出具有優良性狀的品種,開展燕窩果組培苗擴繁工作,解決燕窩果種植存在的現實難題。
據了解,當前燕窩果已成為三亞農民增收的“致富果”。眼下,天涯區臺樓村迎來了燕窩果新一輪的開花掛果。在燕窩果基地,工人正細心地給燕窩果梳去尖刺,為下一輪的采摘做準備。燕窩果基地采用“村集體公司+區城投公司+運營公司”的合作模式,項目土地租賃覆蓋120戶農戶,帶動當地村民100多人就業。
“在基地務工離家近很方便,我們村大概有10多個人在這里工作,一個月4500元工資,摘果的時候還有提成。”天涯區臺樓村六羅村小組村民陳梅說。2019年,天涯區積極引進燕窩果種植產業,經過幾年的種苗嫁接和改良,臺樓村的燕窩果不僅成功掛果,而且外觀和口感也都受到了行家的好評。
目前,除了天涯區有種植成規模化的燕窩果基地,育才生態區、崖州區等地的燕窩果產業也蓬勃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