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蘇報訊(駐常熟記者 袁鼎)近日,常熟常福街道創新推出“政務+警務+村(居)務”基層三務融合服務模式。轄區內網格員、安環員、警務人員以全新ID“政務服務代辦員”身份亮相,正式化身“斜杠青年”,在技能疊加中提升基層服務與治理水平。
常福街道某企業近期辦理遷入手續時缺少一份簽字材料,基于“政務+警務+村(居)務”這一模式,常福街道行政審批局對接相應區域內安環員協助幫辦跑腿。安環員到現場發現該企業擬新增危化領域某一生產環節并計劃于近期裝修,但依據現行政策該經營項目無法獲取相應許可。通過職能部門與企業的及時溝通,該企業調整了經營方向,既避免了提前投入資金對企業造成的“沉沒成本”,也排除了區域監管治理潛在的安全隱患。
“在開展政務與警務服務幫辦跑腿中,通過借助警務人員‘懂法、會調解’的專業優勢、網格員與安環員‘人熟、情況熟’的本土優勢,強化其風險提前甄別、監管提前介入的‘雷達’作用,實現各類警情更少、隱患排查更全、矛盾化解更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常福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貝寶芬說,以基層“三整合”改革綜合效能再提升為目標,常福街道行政審批局(便民服務中心)立足服務與治理兩個維度,全面聯動政務人員、警務人員、網格員和安環員,豐富“一村(居)多員、一員多能”體系,在“治理鏈”上嵌入服務,在“服務鏈”上強化治理,通過雙鏈融合實現基層微單元下的政警聯辦、街村(居)同辦與幫辦代辦,以更有溫度的服務與更有力度的治理打造基層協作共同體。
通過搭建“聯絡員+中轉站+代辦員”服務架構,常福街道變“群眾上門”為“人員下沉”,形成動態化服務事項清單,實現易事現場辦、難事幫代辦的便民服務共同體。“斜杠青年”走訪巡查時,一方面,現場提供業務咨詢與簡易事項辦理,例如退休證明、社保參保登記等;另一方面,作為群眾辦事的“中間人”,完成材料的轉送,使企業群眾“辦事不出門”,例如尊老卡代領、醫保結算單代送、身份證代送等。
同時,三務融合新模式可以靈活調配現有基層陣地、隊伍、渠道與培訓資源,實現服務成果與治理成效相互轉化的基層協作共同體。通過線上訴求反饋、線下走訪巡查,建立“事前走訪、事中辦理、事后反饋”工作流程與業務周報工作機制;圍繞階段性社會治理任務目標,持續探索“政務+警務+村(居)務”的多場景延伸,不斷豐富網格員、安環員、警務人員這群“斜杠青年”的身份標簽。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