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區(qū)鴻雁
“法律是這樣規(guī)定的,以后我們知道怎么處理了。”近日,一起相鄰通行糾紛在“村群法官”的調解下成功化解。這是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建群”“入網”發(fā)現和解決群眾“小糾結”“不痛快”中的一幕。
郭某甲和郭某乙是親兄弟,宅院相鄰。郭某甲未經其兄及另一戶人家同意,在建房時占用了3家人一起修建的水泥路,郭某乙認為郭某甲侵犯了其相鄰通行權,因此引發(fā)了糾紛。
一天,富源縣人民法院黃泥河法庭“村群法官”陳夏寬帶著皮尺來到了兩兄弟家,經丈量勘測,發(fā)現通道被占用的面積不大,不影響正常通行,但郭某甲未經對方同意擅自占用部分通道確實屬實。
事已至此,若拆除墻體損失更大,于是陳夏寬建議保持現狀,由郭某甲向郭某乙賠償部分損失,但兄弟兩人仍不愿退讓。
作為“村群法官”,陳夏寬就案說法,從糾紛產生的原因到解決的辦法,再到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讓調解兼具法理、情理。郭家兩兄弟終于松口,決定各自退讓一步。
“一村一群”“一網一人”融入基層治理,“一進一訪”“一問一答”說理明法解心結,“一案一課”“一站一點”線下線上解紛送法。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推進“抓前端、治未病”工作中,主動將基層法院、人民法庭服務觸角延伸到村(社區(qū)),特別是偏遠山區(qū),“六個一”做實“法庭進村(社區(qū))、法官進網格”工作,打造人民群眾“家門口”的法院。
哪里有司法需求,哪里就有司法服務。法官進入“村群網格”后,在開展法治宣傳、發(fā)現不穩(wěn)定因素、制定應對策略的同時,主動協(xié)調基層綜治人員開展矛盾糾紛干預化解,著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避免糾紛成訴或引發(fā)其他嚴重后果。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