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要“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從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普遍經驗看,疫情高峰后形成的免疫基礎,幾個月后就會回落。應對未來疫情的不確定性,疫苗是公認的有效防疫工具。接下來,打什么疫苗更管用?升級迭代的新冠疫苗長啥樣?
推進新冠疫苗迭代升級,國內mRNA疫苗研發領跑企業艾美疫苗(06660.HK)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公司最新公告,在研的二價Delta+Omicron BA.5 mRNA新冠疫苗,近日在巴基斯坦正式獲批開展三期臨床試驗。此前,于我國境內開展的兩項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其安全性良好,活病毒中和抗體測試結果顯示,該在研疫苗能誘導出針對新冠病毒的Delta、Omicron BA.5、BQ.1 和 XBB 變種的高水平中和抗體。
(資料圖片)
針對新冠疫苗迭代升級的熱點問題,我們采訪了艾美疫苗首席研究官張凡,來看看業內人士的分析。
一、哪一種疫苗的效果最好?
張凡:從真實世界的最新研究來看,目前mRNA二價疫苗在防“感染+重癥+死亡”方面展現全面的保護性。
美國CDC于2022年12月2日發布的真實世界數據讓我們看到,接種新冠mRNA二價疫苗,預防有癥狀新冠病毒感染的保護力能在原有疫苗保護的基礎上最多增加56%。
2022年12月16日,美國CDC發表一項新冠mRNA二價疫苗在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預防住院的疫苗有效性研究。 結果顯示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群相比,加強接種mRNA二價疫苗的老年人預防新冠住院的疫苗有效性為84%;與發病前≥2月、僅接種≥2劑單價原始株疫苗的人群相比,加強接種mRNA二價疫苗的老年人預防新冠住院的有效性增加73%;且既往接種單價原始株疫苗與發病間隔時間越長,加強接種mRNA二價疫苗的相對有效性越高,預防老年人新冠住院的有效性最高提升83%。
艾美疫苗在研的二價Delta和Omicron BA.5mRNA新冠疫苗,我們在國內進行的兩項臨床研究已經取得積極成果,恰好印證了mRNA二價苗的良好保護效果。這兩項臨床研究的受試者是18 歲以上的成年人,他們沒有接種過任何新冠疫苗,也沒有感染過新冠病毒。臨床研究表明,這種候選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此外,活病毒中和抗體測試結果顯示,在研疫苗能誘導出針對新冠病毒的Delta、Omicron BA.5、BQ.1 和 XBB 變種的高水平中和抗體。
二、為什么多價苗是優選?
張凡:當下毒株變異很快,變異株往往流行幾個月就被新毒株替代,疫苗要做到完全匹配很不容易,業界認為具有廣譜性的多價苗是目前理想的解決方案。從理論上看,多價疫苗本身會刺激人體產生更廣譜的抗體,即使新的毒株與多價疫苗中的組分有一定的不符,也會有相對好的保護力。
從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看,面對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奧密克戎譜系變異株,已上市的二價苗表現出更好的廣譜性。德國BioNTech公司2022年11月18日公布Omicron BA.4/5二價疫苗對最新流行的新冠毒株的中和效果數據。 研究顯示,第四針接種Omicron BA.4/5二價疫苗針對BA.5亞型變異株(BA.4.6, BQ.1.1和XBB.1)和BA.2亞型毒株(BA.2.75.2)的中和抗體滴度提高8.7倍 (95%CI:5.7,13.3) 和4.8倍 (95%CI:3.3,6.9);與原始株單價疫苗加強相比,中和抗體滴度提高3.2-4.8倍。
三、應對病毒變異,mRNA疫苗能挑大梁嗎?
張凡:mRNA技術的優勢,除了上述試驗數據和真實世界研究結果加以佐證,其更能應對病毒變異的優勢,勝在一個快字。
這個技術平臺的主要特點表現在,mRNA可以表達任意種類的蛋白,一條生產線可以量產以億計的疫苗產品,生產成本比傳統的蛋白類疫苗要低,mRNA疫苗生產周期極短,1-2個月內完成GMP生產及質量控制,可以應對大規模突發性疾病。mRNA疫苗是一種平臺技術,復用性強。
簡而言之,這一技術平臺有研發周期短、易于放大生產、效果好等優勢,恰好能滿足疫情防控的現實需求。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