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杭州報道
(相關資料圖)
5月18日消息,啟明創投宣布完成第七期人民幣基金募集,基金規模達到65億元人民幣,是2023年迄今為止中國創投市場最大規模的人民幣基金募資。
隨著該期基金募集工作正式收官,啟明創投旗下總計管理18只基金,已募管理資產總額達到95億美元。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介紹,2022年啟明創投合計投資超過90家企業、投資金額超過55億元人民幣,去年至今已有星環科技、禾賽科技、仁度生物、益方生物等13家被投企業完成上市。
鄺子平表示,投資的本質是持續給社會帶來價值。啟明創投在過去17年中經歷了中國的PC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硬科技時代,“無論我們身處哪個時代,投資的價值都在于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當下還有提高科技自主可控和經濟發展質量。”
新基金獲多家險資LP出資
回顧歷史,啟明創投于2010年完成第一期人民幣基金的募集,截至目前,人民幣基金的“募投管退”已經整整走過了十三年時間。
尤其近三年來,啟明創投相繼完成總計四期的美元基金、人民幣基金募集。
根據最新披露的信息,啟明創投第七期人民幣基金的出資方包括保險機構、知名市場化母基金、領先的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該期基金的出資方復投率超過70%,其中多家LP多次續投。不僅如此,保險機構出資金額達到啟明創投第七期人民幣基金的四分之一,出資方從上期的2家增至8家。
在投資方面,中國的創業投資生態正在邁向科技創新的階段,硬科技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變革的主線。據介紹,作為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連接者,近幾年啟明創投的科創屬性越發清晰,并特別關注源頭式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創新。
持續加碼投后團隊
在新基金信息之外,鄺子平還透露了啟明創投的對外投資和被投企業上市等數據。
投資方面,僅2022年,團隊就完成了約90筆項目投資,其中不乏此芯科技、后摩智能、彌費科技、DeepWay、英矽智能、信念醫藥、原啟生物、愛科百發等技術壁壘高、產業附加值高的硬核創新企業。
據介紹,團隊接下來將繼續投資科技及消費、醫療健康兩大領域的早期和成長期的優秀項目。
IPO方面,在過去的24個月里,啟明創投在A股主板、科創板、港交所、納斯達克等收獲了41個IPO,其中包括星環科技、禾賽科技、惠泰醫療、冠科美博、義翹神州、仁度生物、益方生物等,分別在科創板、納斯達克、港交所、A股主板等成功上市。
記者了解到,除了投資能力的不斷升級,啟明創投也不斷壯大投后服務團隊,為投資企業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務。從團隊配置看,2022年啟明創投共招募31位全職員工,其中超過20位員工配置到了投后團隊。
投資中國的底層邏輯
回望近年人民幣基金市場,基金管理人們在募資、投資、退出等多個環節均遇到挑戰。與此同時,PE/VC行業出清仍在持續。
PE/VC行業出清的另一方面,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截至2022年末,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3667家,同比下降3.8%。其中,私募股權及創投基金管理人數量回到2018年的水平。
進入到2023年后,行業挑戰持續的同時,也有積極信號在出現。根據投中研究院的數據,盡管今年一季度新設基金數量下降近兩成、同期投資案例數同比下降超兩成。但以細分月度數據分析,投資規模大幅上升,投資數量也在階梯式上揚,市場恢復情緒高漲。
談及當前創投行業現狀及基金管理人的應對,鄺子平認為,投資人和創業者不應被外部噪音過度干擾,而應看到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中國的經濟體量足夠大、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新的投資機會和新的增長點仍在不斷涌現。”他表示,中國的巨大市場沒有變、科技發展的勢頭沒有變,企業家精神依然旺盛、科技人才供應充足,投資人仍能為創業者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支持,成為創業者最堅定且最重要的陪伴者,同時為出資方創造可持續的回報。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