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不含防腐劑”“零添加”“純天然”……在市面上,只要有食品標示了這樣的標簽,似乎總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近期在互聯網上也出現了很多短視頻,其中將食品添加劑“妖魔化”,使得大多數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有了錯誤的認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介紹:“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初衷首先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另外還有提升食品色香味,也有的是為了防腐的需要,有保鮮的需要,還有加工工藝的需要。”
我國對各類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劑量,都制定了嚴格詳細的標準。既然有嚴格標準,那么問題就不是出自食品添加劑,而是其他。
其實,添加劑種類繁多,食品添加劑只是其中的一種,眾所周知“惡名在外”的添加劑三聚氰胺,它并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混凝土添加劑、塑料添加劑和涂料添加劑;還有,蘇丹紅、福爾馬林等都是化工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而這些添加劑及化工原料本身法規就不允許在食品中使用,屬于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其次,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關鍵在“量效關系”,拋開計量談危害,都是在“耍流氓”。
迄今為止,我國發生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行為,才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
請科學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劑,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詆毀、冤枉了它。(隨心)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