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昨天,副省長李謙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了《全省2017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報告》中指出,2017年,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生態環境穩步改善。其中,秋冬季空氣質量為五年來最好。
秋冬季空氣質量為五年來最好
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17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高于年度目標1.1個百分點,較2013年下降39.8%,超過國家“大氣十條”目標14.8個百分點;秋冬季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9.4%,空氣質量為五年來最好。
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全省納入國家考核的74個地表水斷面中,達到或好于三類水質比例為45.9%,高于國家考核目標4個百分點;劣五類水質比例為33.8%,低于國家考核目標5.4個百分點。監測的17座湖庫淀中,13座水質達到或好于三類。近岸海域優良(一、二類)水質比例達到80.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穩步改善。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33%,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濕地、草原生態系統面積及生物豐度、水網密度與2016年基本持平。
搬遷改造主城區重污染企業44家
2017年,全省壓減退出煉鋼產能2555萬噸、煉鐵2066萬噸、煤炭1125萬噸、水泥261萬噸、玻璃500萬重量箱、焦炭808萬噸,“6643”工程圓滿收官。同時,完成重點行業企業VOCs治理1737家,搬遷改造主城區重污染企業44家,秋冬季常態化錯峰生產企業5254家。
農村氣代煤電代煤253.7萬戶,“雙代區”氣代煤電代煤對取暖期PM2.5平均濃度改善的貢獻率達到44%;淘汰燃煤鍋爐4萬臺5.8萬蒸噸,各市建成區35蒸噸及以下、縣城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清零”。排查出的10.8萬家“散亂污”企業全部整治到位,其中關停取締近6.9萬家。同時,淘汰老舊車8.8萬輛。
全省立案處罰環境違法案件2.2萬件
去年秋冬季以來,抽調1600多人次連續開展五輪督察執法,檢查企業9.5萬家(次),發現各類環境問題1.4萬個,關停取締違法企業506家。2017年全省立案處罰環境違法案件2.2萬件、處罰金額11.09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2118人。
對沒有完成2017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空氣質量不降反升的市、縣,省政府會同省紀委監委、省委組織部公開約談曝光,并對1名縣長、4名副縣長免職處理。去年以來,全省因環保履職不力問責2964人。
質檢要聞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