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從德國購進的WR4200就地冷再生機施工現場。 梁冀鵬攝圖2:全國首臺美國VSS小型稀漿封層車施工現場。 楊 柳攝
從一個弱不禁風的個體小企業發展到如今擁有固定資產7.8億元,員工800余人,24個子、分公司,集道路材料研發生產、道路新建、養護、再生全產業鏈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山西喜躍發集團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不斷突破技術難關,走出一條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成功之路。
一個拳頭產品
5月30日,陽曲縣轉型園區企業大道西側非機動車道上,一臺稀漿封層車正在作業,剛剛鋪就的磚紅色路面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金光。微風輕拂,路面漸漸凝固。不遠處,兩名工人正在用專業工具進行人工攤鋪。在他們腳下,墨綠、橘黃、磚紅、蔚藍……五彩之路漸漸顯現。
工人們使用的改性彩色乳化瀝青是喜躍發集團的拳頭產品,與傳統的熱拌瀝青相比,彩色乳化瀝青施工具有能耗低,不受季節、氣溫、天氣限制,無有害物質揮發等優點,而且攤鋪路面兩小時后就可開放交通。根據不同的配方,這條生產線可生產出60多種彩色乳化瀝青產品,滿負荷生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系列產品投放市場之后,在我國旅游公路、城市公交專用道、健身步道等項目建設中綻放出奪目光彩,并被交通運輸部列入“2016-2018年科技成果推廣目錄”。
喜躍發集團董事長劉躍告訴記者,彩色乳化瀝青產品是集團與荷蘭LATEXFALT公司合作研發并結合自主創新的成果。雙方于2012年達成合作意向,引進7項環保型公路養護新材料技術,彩色乳化瀝青就是其中之一,不僅可提高路面交通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還有利于美化街道、提升城市形象。同時引進的還有無縫工業地板添加劑,在降噪工業地坪市場中大放異彩,防滲抗裂且清潔無污染。
就在這一年,喜躍發集團的發展思路發生重大轉變。新世紀初,隨著山西經濟的迅猛發展,從石料供應到道路養護、路橋建設,公司規模迅速擴張、效益倍增。然而,緊隨其后的困難時期引發了劉躍的深刻思考:只注重量的擴張,企業是無法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他敏銳地察覺到國家政策和市場的導向,破壞生態的筑路材料采集、高耗能的道路建設養護工序必將被淘汰,企業必須走環保、生態之路。
這一年,喜躍發集團開始重新布局市場,在筑路新材料、工程機械、生產工藝等方面搶占技術制高點。
其后,該集團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成立了自己的新材料研發中心,添置先進的實驗設備、儀器200多臺套,吸引研究生以上高級人才擔任課題帶頭人,進行研發試驗;先后參與和編寫了《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規范》《建筑廢棄物回收技術規范》《彩色路面技術規程》等國家行業技術規范、標準;擁有14項專利成果,18大系列、90多種產品,填補了國內同類產品的多項空白。
一套先進設備
陽曲縣四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棘針溝片區施工現場,喜躍發集團四分公司經理介紅兵指著不斷鋪出新路面的“大塊頭”,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是喜躍發集團2012年投資3250余萬元從德國購進的WR4200就地冷再生機,可實現就地銑刨、粉碎、攤鋪一體化施工,全國目前只有三臺。”這臺冷再生機和水泥稀漿車、瀝青罐車聯合作業,戰績斐然,在京港澳高速、贛粵高速及山西、海南、江西等地高速公路、國道干線、市政道路項目建設中大展身手。
隨著機械履帶徐徐行進,舊有的水泥路面不斷被冷再生機腹部的銑刨鼓“啃起”,輸送到車廂內,經過粉碎、拌合、注漿,從冷再生機的另一端涌出,經攤鋪變成了“新路”。這樣一來,舊有路面就地得到100%的利用,省去挖掘、運輸環節,不僅節約成本,減少了施工污染,而且工期也大為縮短。
近年來,該集團先后購進全球先進道路施工、養護、建筑垃圾處理成套設備,總價值超過兩億元。WR4200就地和廠拌冷再生成套設備就價值8000余萬元。5月,集團機械隊伍剛剛添置了新成員——價值200多萬元的全國首臺美國VSS小型稀漿封層車。這臺小型稀漿封層車與常規稀漿封層車相比,價格相當,體型卻只有一半,機動靈活,可在低矮及寬度受限的地方施工,攤鋪出的路面也更為精細。
一個新的目標
由一葉小舟嬗變成破浪巨輪,從靠一己之力打拼的個體戶壯大為眾志成城的企業集團,喜躍發漸漸蛻去傳統企業簡單粗放的殼,以“永遠領先一步”的氣魄向科技型、環保型、生態型的現代企業轉變。
強大的技術和機械實力為喜躍發集團的健康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路面新材料研發、道路再生施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該集團的環保之路越走越寬。喜躍發國際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玉鈴告訴記者,公司以建筑垃圾為主原料生產的步道磚、檢查井制品、仿古磚等大量應用于市政工程中。目前公司具備年處理固體廢棄物2300余萬噸的能力,可降低有害氣體排放30余萬噸,實現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
2017年農歷二月初二,山西喜躍發集團吹響二次創業號角。此時的喜躍發集團擁有5個生產試驗基地,是“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企業”,多項技術和產品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不僅在國內市場業績斐然,而且跨出國門,在阿爾及利亞成功開展過項目。
集團掌舵人劉躍的目光并未在既往的成績單上過多停留,而是投向遠方:打破舊有機制,使企業邁上科學、高質量發展軌道,為山西轉型發展作出新貢獻,力爭到2020年,使喜躍發集團的綜合實力進入中國民營企業同行業前10。
十九大以來,該集團秉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初心,在二次創業路上繼續大步行進:參與國企國資改革,與山西大地控股土地開發有限公司組建山西省大地躍發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對接資本市場,喜躍發國際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三板”;擁抱“一帶一路”,在柬埔寨開展業務,開啟國際化發展新征程。
質檢要聞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