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些新安裝的座椅真是不錯啊!天氣很快就要越來越暖和了,大家都會出來溜達溜達,累了坐下來歇歇腳,閑時聚在一起拉拉家常。社區辦的實事,真是辦到居民心坎上啦!”2月23日,居民陳伯群指著京口路88號小公園內新安裝的座椅,喜笑顏開地說。
前不久,京口區正東路街道京峴山社區黨委書記孫保為在走訪中了解到該小公園休憩設施不足,難以滿足群眾的日常需要。經過實地考察,孫保為聯合黨員志愿者,聯系相關工作人員,在小公園內增設休閑座椅15個,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歡迎和肯定。
正東路街道黨工委組織統戰委員、宣傳委員朱亞蘇告訴記者:“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建引領,將支部建在網格上,在基層治理‘一張網’的框架下,不斷創新協同融合模式、人才隊伍建設、志愿服務機制,確保網格服務觸角延伸到一線,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做實‘家門口’黨建工程。”
創新協同融合模式,變“單兵作戰”為“合力攻堅”。記者了解到,正東路街道依托社區“大黨委”,以網格化為抓手,建立“聯建組織、聯席議事、聯動服務”三聯工作機制,建成全市首家“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精品店——京口正東協商議事中心,同時建成7家高標準“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實現街道社區全覆蓋。通過整合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社會組織、黨員先鋒骨干以及居民志愿者力量,開展“家門口”民生微實事工程,將黨建優勢直接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
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變“制度約束”為“正向激勵”。街道圍繞網格員隊伍考核,通過明確工作例會制度、開展督查測評等方式,夯實網格員主體責任,推進工作落實。每月組織網格員在街道范圍內全面檢查整治安全隱患,加強對易澇點、危房等安全隱患的摸排,強化巡防聯動實效,將群眾的需求回應在“家門口”。2022年,正東路街道榮獲“鎮江市社會治理現代化先進街道”,京口路社區、酒海街社區獲評年度京口區社會治理現代化先進社區。
創新志愿服務機制,變“外在推力”為“內生動力”。記者采訪獲悉,正東路街道探索家門口的“網格+”志愿服務模式,以“1+1+N”團隊形式,即1名社區干部+1名網格員+N名志愿者,組建志愿服務隊,打造黨建+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疫苗接種宣傳、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讓網格志愿服務常態化。截至目前,正東路街道已為居民辦理樓道燈維修、便民座椅安裝、健康義診等實事70余件。(陳璇 夏琰 林蘭)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