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學跳中國舞的孩子們身影靈動,機器人編程的擂臺上正掀起“頭腦風暴”,武術隊員們練習動作一板一眼,還有小小“擊劍手”正在熱身……下午3點半后的中山路小學校園竟是如此熱鬧非凡。“雙減”新政實施一年多來,這所剛剛被評為江蘇省“雙減”示范創建學校的小學,“雙減”工作亮點頻現、精彩紛呈:教師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學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學校教育迎來新樣態。
中山路小學是京口區“雙減”工作踔厲奮發“向春行”、取得累累碩果的一個生動縮影。該區深入實施“雙減163”行動,深度耕耘,寬度開拓,成效突顯,報送的《京口區組建“護苗團隊”,排查整治“地下”違規培訓行為》《“雙減163”領跑京口教育新生態》成功入選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公布的全國和全省第二批“雙減”工作典型案例,均為全市唯一;《綠色評價,賦能增值——教育生態理念下區域跟進式學科素養評價改革》被列為我省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
京口區各學校著眼于教學“高質量”,深入開展“六大行動”,即作業優化行動、課堂提效行動、服務多元行動、育心護航行動、家校協同行動和綠色評價行動,讓學生在校內“吃好喝好”,護航學生高品質成長。在課后延時服務方面,堅持“1+N+1”工作模式全覆蓋——給足學生在校自主作業時間,學生在校完成作業率達到90%;全面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興趣活動,不斷拓展學生素質,愉悅學生身心,讓學生在課后延時服務上“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目前,全區課后服務有需求學生參與率100%,鞏固率100%,家長滿意率99%。
與此同時,京口區各學校結合校情,整合資源,積極探索“雙減”工作新路子。中山路小學設計出預學單、研習單、延學單融為一體的“三單融學”教學方案,有效提高了教學質效。市實驗小學創新推出“五育并舉”課程開發,引領學生開展學科融合式學習,不斷增強學生的表現美、創造美的意識。此外,江濱實驗小學的“為童心潤澤,為成長賦能”心理健康教育、江科大附屬小學的“陽光導師制”、恒順實驗小學的“童創”實踐等創新探索,都力促學校“雙減”工作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隨著“雙減”工作不斷深化,京口區各學校將特色項目建設作為提升辦學質量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努力開創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嶄新局面,涌現出紅旗小學的棋類、京口實小的京劇、八叉巷小學的乒乓球、江濱實小的足球、江科大附屬小學的排球和創客教育、香江花城小學的泥塑等一大批特色學校。目前,全區各學校特色項目建設呈現出滿園芬芳、百花齊放的喜人景象,所有學校均已建成市級以上特色學校,實現全覆蓋,建成數量位列全市第一。(通訊員 許諾 陶寶強 梅永生記者 欒繼業)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