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公司化經營”激活上黨村集體經濟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社會 > 正文  2023-03-23 06:37:01 來源:金山網


(資料圖)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丹徒區上黨鎮上黨村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公司化運營機制,對全村資產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經營與管理、生產與服務,極大地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依托“村公司”,上黨村實現了集體增收、產業發展、群眾致富的同頻共振。日前,記者就該村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情況進行了采訪。

陽春三月,生機盎然。備農資、修農機、搶農時……在上黨村百畝蔬菜種植基地,村黨委書記譚和林正在和村民們備戰春耕,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上黨村是上黨集鎮所在村,有16個自然村,常住人口近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近8000人,基本農田5200余畝。2022年,該村集體收入突破260萬元,經營性收入93.9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3元。“我們村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途徑,選擇了適應市場體制的公司化經營發展模式,提升了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譚和林向記者介紹說,此舉破解了以往村級集體經濟“散松小”和動力不足的問題。

2020年5月,上黨村創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鎮江仙人湖農業公司,錨定“產業發展、集體創收、農民增收”的發展目標,依托村里豐富的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實現農特產品經營的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同時,對外承接政府公益類服務項目、校企后勤服務、道路養護、綠化管護、垃圾收集清運等業務,發展服務型經濟,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營收入,還帶動了村民就地就業,推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村公司”流轉土地825畝,投資400萬元,建成了“百畝優質稻米”培育種植基地和市級“菜籃子”工程“蔬菜大棚基地”,并建成3200平方米鋼結構倉儲用房,計劃打造“百噸糧食倉儲基地”。

“四季仙人湖”生態大米是上黨“村公司”推出的優質稻米品牌,學習“戴莊經驗”,采用稻、紅花草輪作種植模式,以及稻鴨共作、稻鱉共作多元種植技術,進行生態循環農業生產,實現了“水稻+水禽”互利共生,一方面鴨糞可增強土壤的地力,減少肥料的使用,另一方面以鴨控草控蟲,可減少農藥的使用,提升農產品品質。通過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水稻畝均效益比傳統種植提高3倍以上,生態大米供不應求,村民反響強烈,種植積極性高漲。2021年,上黨村成為亞夫科技服務團典型村。

說起創辦“村公司”起因,譚和林告訴記者,緣于村里一度出現的拋荒現象。看到村民們外出打工,土地大量拋荒,村兩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千方百計尋找破解方法。上黨村把基層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先行先試,整合資產、資金,探索具有市場功能的集體經濟經營模式,創辦了“村公司”,流轉閑置土地集中經營,實現了土地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生產,牢牢把握了發展主動權。村民張先生常年在外打工,家里2.3畝農田拋荒多年,分文皆無,通過土地流轉,每畝可獲得600元的年收益。村民付先生體弱多病,在“村公司”安排下,從事政府公益崗位工作,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每月固定收入2400元,家庭脫貧脫困。數據顯示,上黨村僅服務型經濟年產值近300萬元,村集體收益達30余萬元。

村集體的“錢袋子”鼓起來后,如何讓村民享受更多發展紅利呢?記者了解到,該村原有建檔立卡戶93戶,通過精準扶貧,已全部脫貧,只剩下73戶需要跟蹤幫扶的低收入戶,村慈善基金每年拿出真金白銀進行防返貧兜底,杜絕因病、因災返貧現象發生。(記者 崔寧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