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3月22日,市“鄉村建設帶頭工匠”培訓班開班,首批50名鄉村建設帶頭工匠接受培訓。鄉村建設帶頭工匠是指鄉村建設工匠中能組織不同工種工匠承攬農村建房等小型工程項目,具有豐富實操經驗、較高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骨干群體。培訓旨在進一步加強鄉村建設工匠隊伍建設,提高農房建設水平,保障農村住房安全,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
人才興則鄉村興,鄉村興則國家興。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家對鄉土人才的尊崇重視,隨著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深入推進,鄉村能工巧匠迎來了“春天”。
“去年鄉村建設工匠作為新職業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標志著鄉村建設從業人員有了正式的職業稱謂,以后可以按照職業技能標準,明確資格認定、等級設定。”市住建局村鎮建設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04年住建部清理行政權力,廢止個體工匠資質,到開啟鄉村建設工匠職業技能,這表明國家對鄉村人才、鄉村工匠越來越重視,也將增強鄉村工匠的職業榮譽感。
去年11月,國家鄉村振興局、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鄉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在“十四五”期間,認定若干技藝精湛的鄉村工匠,遴選千名鄉村工匠名師、百名鄉村工匠大師,培育一支服務鄉村振興的鄉村工匠隊伍。此次根據住建部、人社部開展萬名“鄉村建設帶頭工匠”培訓活動通知要求,江蘇省計劃培訓“鄉村建設帶頭工匠”不少于760名,帶動鄉村建設工匠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
事實上,2017年,我省就評選出江蘇省鄉土人才首批“三帶”名人,授予第一批鄉土人才工作室。無論是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還是鄉土人才載體建設,在全國都屬首創性探索。我省各項人才政策指向性強,扶持力度大,讓鄉土人才如雨后春筍般“破土飄香”。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能工巧匠缺口巨大。據了解,由于多種原因,鄉村建房隊伍大量流失。鄉村工匠也面臨老齡化問題,年輕人不愿意當“手藝人”。而近年來農村建房量呈現上升趨勢。水美鄉村、特色田園鄉村等建設,也需要大量的鄉土人才。特別是2021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提出開展農村居住改善專項行動,探索形成具有地域特點、鄉土特色、時代特征的新蘇式民居,鄉村工匠面臨著新的機遇。農村房屋面廣量大,光鎮江市粗略排查,行政村集體土地上農房有42萬戶,其中1980年以前建的老房子近3萬戶,新房子要建、老房子要修,迫切需要大量的鄉村建設工匠。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鄉村工匠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鎮江市房屋安全條例》提出,加強對農村房屋規劃、建設的監督管理,規范農民建房合同,選擇有資質的單位或者鄉村建設工匠進行施工;強化施工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農村房屋安全品質。另一方面,如今農房建設的標準也提高了,房屋的結構、材質、技術、抗震等要求發生了巨大變化,節地、節能、集約,綠色建筑、智能家居等新技術新技能不斷涌現,鄉村工匠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才能跟得上時代要求。農房改善、危房改造、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中,還需要發揚和傳承傳統技藝和建造手法,運用好鄉土材質,保留住建筑的鄉土氣息,傳承鄉愁記憶。
此次鄉村建設工匠培訓為期3天,共24課時。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蘇廣興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總工程師沈春雷受邀主講第一堂課。從一名不起眼的瓦工成長為名揚業界的“江蘇大工匠”的他,就是鄉村工匠的代表和典范。“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此前沈春雷一直呼吁,要為技術技能工人提供平臺、搭建舞臺,以組織培訓和以賽代訓的方式,讓大家有施展技能的機會。
此次培訓課程主要包括美麗鄉村建設、鄉村建筑營造、鄉村環境建設、鄉村建設管理,以及現場觀摩、實操訓練等內容,不收取任何費用。培訓課程結束后組織結業考試,經考試合格的,頒發《江蘇省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合格證書》。(仲濤 方良龍)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