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水來了,水來了……”6月12日下午4時,句容市華陽街道朱家莊的村民們奔走相告,著急去田里忙碌,準備插秧。種糧戶朱桂林一直守在田邊,看著充滿水的田地,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朱桂林有10畝地用于水稻種植,連續多日艷陽高照,導致附近塘壩河流水位下降,一時無法灌溉。“雨水少地旱,莊稼缺水‘喝’,這次從東干渠引水到生態河道后,我們再也不擔心田里用水問題了,水自動流到田間地頭。”朱桂林感慨道。
眼看著涓涓清水直達干渴的土地,這讓朱桂林對秋糧豐收充滿信心。
句容市發布東部片區抗旱Ⅳ級預警后,將調水800萬立方米,以解決侖山水庫下游片區3.31萬畝的水稻灌溉問題。在北山水庫翻水站,伴隨著3臺水泵機組的轟鳴聲,北山水庫的水時隔29年之后再次經過北山水庫東干渠涌向了句容水庫和侖山水庫。
北山水庫東干渠起于北山水庫,止于侖山水庫,全長約9.7公里,是句容市境內七大抗旱調水線路之一。去年,為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新一輪旱情,水利部門提前謀劃了“北山水庫東干渠整治工程”,把北山、句容、侖山三座中型水庫串聯起來,從而形成水系連通、江庫聯動、扎根長江的高質量水網,構建區域互濟、以豐補枯、以大補小的調配格局。該項目于去年年底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北山水庫東干渠襯砌率達到100%,有效保障了渠道的安全運行,而且降低了渠道的漏損率,提升了水資源利用率。
“本次補水主要通過長江站提水入北山水庫,再從北山水庫翻水入東干渠補給侖山水庫,以及直接由東干渠引水入農田。”據北山水庫管理所副所長張金華介紹,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關鍵時期,此次調水可以有效緩解華陽街道和邊城鎮農業灌溉用水的燃眉之急。
在祿食泵站出水口處,工人們正在鋪設防水布、設置圍堰、接通管道,將水直接引出,以解決白兔鎮片區農田灌溉。
據悉,祿食提水站位于白兔鎮東南3.5公里處的丹徒區祿食村北,渠首主干渠有1.6公里經丹徒區境,是句容市三大主要境外調水設施之一。祿食泵站及主干渠經多年運行,保障了句容、丹徒兩地農田灌溉,經過2022年特大干旱后白兔鎮發現祿食泵站設備運行效率較低、出水池出現裂縫、出水渠道存在滲漏嚴重地段,為保證祿食泵站及主干渠長期發揮效益,水利部門統籌多方資金對祿食泵站設備、出水池及出水渠道開展維修加固,祿食泵站室內水泵電機均已完成維修工作。
“即將進入梅雨期,我們防辦在做好這次抗旱補水各項工作的同時,做好防汛工作的各項準備,防止旱澇急轉。”句容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葛憶表示,將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加強旱情分析研判,科學調度水利工程,保障句容市農田灌溉用水需求。(曹璐 馬駿 陳剛 滕慶海)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