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愛心單位和志愿者的支持下,僅用了一周時間,就幫助江心洲農民銷售玉米4000公斤,超過了去年同期助農銷售玉米的數量。”近日,一場溫暖鎮江的愛心助農行動正在火熱進行中,鎮江一分鐘公益團隊發起人“我愛劉德華”興奮地告訴記者,參加助農的愛心單位聽說玉米上市都紛紛加入團購行列,“今年用了15天左右的時間,已經幫江心洲農民銷售玉米1萬余公斤。”想方設法打通運銷渠道,鎮江一分鐘公益團隊聯合市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共同開展愛心助農活動,切實解決農產品銷售不暢的問題,確保增加農戶收益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品嘗到口感新鮮的玉米。
“團購助農”,掀起愛心接力熱潮
江心洲的玉米口感很好,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由于交通不便利,加上缺少銷售渠道,玉米集中大量上市,使農產品營銷存在一定難度。鎮江市伯先中學志愿者孫萍在助學的過程中了解到,江心洲益平村一組的徐宏根夫婦年近七旬,十多年前因為一次意外,徐宏根左腳受傷,造成終身殘疾。其妻髖骨頭壞死,前兩年動了兩次大手術。目前,家里還有兩位90多歲高齡的老人需要贍養,全家的主要生活來源就靠種玉米和無花果。
家里的玉米陸續成熟,可玉米的銷路成了徐宏根夫婦的難題。孫萍聯系到鎮江一分鐘公益團隊發起人“我愛劉德華”,了解情況后,他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立即在多個群里發布了愛心助農的消息:“公益助農,江心洲甜糯玉米,軟糯香甜,新鮮上市,1份6斤,建議每人2份。玉米已經嘗過了,口感很好。下周可以送貨。”
消息一經發布,一分鐘公益群里的志愿者們第一時間加“團購助農”的愛心接力行動,新城尚府公益群里也掀起了團購的熱潮,熱心居民一次接龍就團購了200多公斤。又甜又糯的玉米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遠方的綠風車”評價道,“玉米確實非常好。”“桔子皮”說:“很鮮嫩,孩子一下炫了兩根。”網友“豆綠”說:“玉米甜嫩糯,每根都很飽滿,期待下次團購。”“南煙”說:“品質好才是硬道理。”
“愛心橋梁”,讓助農活動越走越寬
線上線下愛心助農活動持續發力,廣大的愛心單位黨員志愿者也紛紛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鎮江市稅務局、鎮江海關、市公安局、市檢察院、鎮江海事局、市公安局公交治安分局、金山公園、南山風景區管委會、北固山公園、市公積金中心、康復醫院、第三人民醫院、第四人民醫院、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中船動力鎮江公司、太白集團、恒順集團科室黨支部、市市政設施管理處、市路燈管理處、光大環保能源(鎮江)有限公司、國瑞稅務事務所等單位紛紛加入了愛心助農的隊伍。“我愛劉德華”表示,其中市公積金中心、金山公園、市中心血站、三院、四院等單位都已經連續三年參加助農活動了。
為解決愛心單位取貨難的問題,位于電力路中國電信鎮江分公司,主動在寬敞明亮的一樓大廳設置助農玉米認領處,方便附近愛心志愿者的認領;玉米領取登記通知工作非常煩瑣,一分鐘公益志愿者楊毅利用自己的統計特長,主動承擔起了登記和統計的工作;志愿者陸海主動為大家代購送貨;新城尚府傳達室的保安師傅當起了熱心的志愿者,根據大家接龍的名單,為大家登記分發玉米,保證在第一時間把農產品送到大家手上。
“愛心助農首先要有優質的產品,這是活動的生命線,我們在幫助農民的同時,非常注重玉米品質,精挑細選認真把關。只有把優質的產品送給愛心單位和志愿者,才對得起大家的信任。”“我愛劉德華”認為,愛心助農活動,在找愛心單位的同時,更需要找“市場”,“團隊和愛心商家共同聯系幫助銷售玉米, 兩條腿走路,才能讓助農活動長長久久。”
據了解,今年是鎮江一分鐘公益團隊第3年參加愛心助農活動,成功的架起了農民和愛心單位以及市場的之間的橋梁,讓助農活動的道路越走越寬。(通訊員 施澎 思嫻 記者 馬彥如)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