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A股上市公司ST三盛(300282)剛申請摘帽不到三天的時間,又陷入信披違規風波,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后續還將引發股民維權起訴。
被立案或事出違規擔保
2022年11月3日ST三盛稱公司及公司董事長林榮濱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上海滬紫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劉鵬律師表示,此次ST三盛遭立案調查或與此前的違規擔保風波有關,事件起因系公司在今年4月28日披露的《關于公司存在違規對外提供擔保暨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該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存在未履行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決策程序,以銀行定期存單為實控人的關聯公司或指定公司提供質押擔保的情形。公司存在以銀行定期存單為實際控制人的關聯公司或指定公司提供質押擔保,但未履行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決策程序,公司存在違規對外提供擔保的情形。截至公告日,公司定期存單違規質押擔保余額合計9.1億元,目前公司及董事會已敦促實際控制人采取處置資產、合法貸款等有效措施解除違規擔保的情形。
此外,公司2021年年報中會計師出具的《關于公司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往來情況匯總表的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會計師將上述違規擔保認定為在2021年期末實際控制人及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余額為10億元,深交所還要求會計師針對上述資金占用事項的消除情況并結合前述問題所涉事項進行核查并發表專項意見。上海滬紫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劉鵬律師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示:“ST三盛信披問題不斷,信披違規導致股價下跌從而受損的投資者可以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起訴挽損。”
這三個區間受損股民可索賠
公開資料顯示,ST三盛近年來主營業務為智慧教育、智能教育設備制造和教育服務業,經營持續虧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約1.8億元,同比減少37.4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44億元。劉鵬律師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符合下列任一區間:(1)于2021年7月5日-2022年4月27日期間買入,并在2022年4月28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2)于2022年11月2日(含當天)之前買入,并在2022年11月3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ST三盛而虧損的投資者,均可關注“股民索賠寶”公眾號參與投資者維權訴訟登記。
值得注意的是,ST三盛在10月31日連續披露了《關于申請撤銷對公司股票交易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關于簽訂股權收購意向書的公告》等20多份公告,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公司認為,公司違規質押擔保情形已解除,其他風險警示情形已消除。根據規定,公司不存在“公司向控股股東或者其關聯人提供資金或者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且情形嚴重的”及其他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鑒于此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撤銷公司股票交易其他風險警示。
只要起訴就大概率能獲賠,對于滿足索賠條件的股民來說,及時加入股民索賠隊伍維權,是法律賦予股民的權利,也能幫助股民彌補虧損。受損股民及時通過股民索賠寶網站或公眾號參加索賠,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盡可能地追回投資損失。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