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海康威視發布分拆子公司海康機器人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預案修訂稿。本次分拆完成后,海康威視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海康機器人的控股權。子公司螢石網絡公布首次IPO并在科創板上市網上中簽結果。此前,螢石網絡于11月23日IPO上市發行已獲證監會注冊。
G端與B端業務恢復可期
前三季度,公司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變化+7.36%與-19.38%,毛利率與凈利率分別為42.35%與15.70%,利潤率略微下滑的主要由于去年基數較高以及下游低端產品在今年比例增長等。海康作為頭部數字化公司,業務下游布局廣泛,主營業務中PBG/EBG/SMBG在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18.72%/18.33%/16.87%(2022年上半年數據)。疫后復蘇預期下,公司ToG端業務與ToB端業務恢復可期:(1)G端業務與政府支出緊密相關,2022Q3安防行業景氣指數為142,環比Q2上升12pct,同比去年仍下降27pct,展望明年,安防景氣有望進一步復蘇,政府項目也由單純公安治理逐漸過渡至視頻網聯管理。(2)B端項目覆蓋能源、地產、金融、教育、工商業等大板塊,能源景氣背景下,今年能源冶金等板塊表現出色,展望明年,工商業、教育等板塊有望在政策動態變化后逐步復蘇。
公司業績韌性強勁
即便在今年國內經濟環境充滿挑戰,海外地緣政治因素不確定的背景下,公司仍然通過調整下游需求訂單與上游供應鏈管理,靈活控制費用支出,實現較為穩定的收入增長,表現出了強有力的業績韌性。作為頭部智能物聯網公司,公司積累的感知數據豐富、底層平臺基礎扎實、可復用組件數量龐大,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先優勢明顯。基于此基礎下,公司于主業端擴展海外業務,加快在發展中國家的布局;在新產品端孵化出諸多創新業務,目前創新子公司螢石網絡上市在即,海康機器人也已提交上市預案,計劃在明年完成分拆上市進程。
螢石網絡為海康首家獨立分拆公司,涵蓋“智能家居+云平臺服務”雙主業,客戶包括C端(智能家居業務,2021年收入占比87%)與B端(云平臺業務,2021年收入占比13%),業務發展扎實穩健,2018~2021年收入復合增速高于40%。(1)在C端業務側,公司已經搭建完成“螢石”品牌智能家居產品家族,包括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入戶、智能控制、智能服務機器人、寵物看護等產品,截至2021年,智能家居攝像機市場份額已至18%,智能門鎖等產品銷量領先。此外,公司在實現硬件產品的一次性收入后,利用螢石物聯網云平臺或算法商店,實現可持續的技術增值服務收入,2018~2021年復合增速高達48%。(2)在B端業務側,公司在第三方設備基礎上,利用物聯云平臺能力,提供PaaS層的開放平臺服務,通過設備接入、運維支撐及銷售API、SDK、SaaS組件實現服務收入。2018~2021年,軟件開放平臺實現了97%的復合增長速度。
此次分拆有助于母公司與子公司更好厘清各自優勢,進一步打造“螢石”獨立品牌,發揮其硬件端與平臺端的特色,利用二級市場提高投融資靈活度。螢石業務最早孵化自海康內部,沿襲了海康極強的硬件產品能力與AI平臺技術能力,螢石通過自主研發的云平臺構建其核心競爭力,成為業內少有的具備一體化服務能力的AIoT企業。未來,公司也將進一步強化渠道、品牌、平臺能力,發揮視覺與AI能力特長。
投資建議
公司在智能物聯領域的定位明確,具備前瞻性的智能感知、AIoT、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積累,在全球化業務危中有機、國內高質量發展大方向確立的背景下,公司未來的市場空間明朗。我們認為2022年公司業績仍將呈現一定韌性,2023年業務復蘇與創新業務成長可期,長期基本面優勢明確。我們預計2022-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138.52、186.73、222.20億元,對應市盈率為22.54、16.72、14.05倍,維持“買入”評級。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