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資料圖)
5月11日晚,中芯國際(688981.SH)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2.09億元,同比減少13.9%;歸母凈利潤15.91億元,同比下降44%;扣非凈利潤8.76億元,同比下滑66.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53億元,同比下降49.1%;基本每股收益0.2元。
對于業績的下滑,中芯國際表示,主要是由于晶圓銷售量減少及產能利用率下降所致。
下滑在市場的預料之中,從芯片行業的整體態勢來看,上半年的情況仍不樂觀。此前發布一季度業績的韋爾股份、捷捷微電、卓勝微均顯示凈利潤下滑。而中芯國際也多次給市場打過“預防針”,對行業趨勢的判斷是:“上半年,行業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依然復雜。”
5月9日,中芯國際盤中大跌超11%,就是市場預期其將在11日發布并不好看的一季報數據。天風證券電子行業潘暕團隊就表示,行業正處于周期底部,不要對一季度和二季度兩家代工廠的財務信息抱有過高期望。
進一步分析中芯國際一季報數據,能看出一些明顯的趨勢變化。
以地區劃分,今年一季度,中芯國際來自中國區的收入占比為75.5%,來自美國區的收入占比為19.6%,來自歐亞區的占比為4.9%。去年第四季度,各區域收入占比分別為69.1%、25.3%、5.6%。也就是說,來自中國區的收入貢獻在增加。
以應用劃分,今年一季度,來自智能手機的收入占比進一步降低,從去年第四季度的28.6%降低為23.5%,物聯網、消費電子占比環比略有增長。
以尺寸劃分,今年一季度,8英寸晶圓的收入貢獻占比下降至28.1%,去年第四季度為35.6%;12英寸晶圓收入占比增加至71.9%,去年第四季度占比為64.4%。
不過,在財報中,中芯國際還是釋放了一些樂觀情緒。管理層評論稱,一季度,公司銷售收入略好于指引,毛利率處于指引的上部;二季度,公司預計產能利用率和出貨量都高于一季度,銷售收入預計環比增長5%到7%,平均晶圓單價受產品組合變動影響環比下降;毛利率預計在19%到21%之間。
公司依據擴產計劃推進相應的資本開支。目前,中芯深圳已進入量產,中芯京城預計下半年進入量產,中芯東方預計年底通線,中芯西青還在建設中。
展望2023全年,中芯國際表示,雖然二季度收入觸底回升,但下半年復蘇的幅度還不甚明朗,整體來說,尚未看到市場全面回暖,因此對于全年的指引維持不變,也就是:銷售收入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毛利率在20%左右 。“我們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努力做到更好。”
“面對市場的快速變化,我們將繼續遵循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策略,加強與終端市場的對話;全力配合新產品的推出,做好產線長短腳調整配套,迎接下一輪的增長周期。”中芯國際管理層表示。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