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科威特城11月12日電 通訊|中國農業設備助力科威特沙漠變田園
新華社記者劉磊 尹炣
“這是科威特第一次批量銷售本土種植的香蕉!”站在科威特南部艾哈邁迪省沃夫拉地區的戈壁荒漠中,年過半百的當地農場主薩里·阿茲米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8月,他在沙漠中種植的香蕉上市銷售,引發當地媒體關注,被譽為“當地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資料圖)
實現這一切,得益于來自中國的設施設備,讓薩里在沙漠中成功建起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農場。
見到中國記者來訪,薩里迫不及待地帶記者參觀沙漠中的綠色田園。剛剛靠近農場大棚外圍,就有一股清涼之氣撲面而來;進入大棚后,映入眼簾的是滿枝瓜果。薩里拍了拍大棚的承重鋼管,指了指塑料頂棚,接著快步走近一個電控開關展示大棚循環水冷系統,嘴里不停念叨著阿拉伯語“alsini”(中國),意思是說這些設備全部來自中國。
事實上,在這座農場里,小到膠帶、鐮刀,大到電動三輪車、農用拖拉機,都從中國進口。
薩里從小就熱愛農業,并從父親那里學習了一些種植技術。他的夢想是在自家沙漠農場中種植出種類豐富的果蔬,將滿地黃沙變成綠色田園。過去,雖然薩里熟知種植技術,但他和祖輩一樣,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難以形成種植規模。
近年來,隨著中科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連年保持科威特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雙方經貿合作結出累累碩果。中國技術與商品也逐漸贏得當地市場信賴。
2016年,薩里開始建農場,曾赴多個國家考察農業技術和設備。薩里到中國參加廣交會期間,在展會上看到一套自動化控制、循環水冷系統的“涼棚”時,他意識到: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答案。“中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廣州,我們學習了最新的農業技術,并將許多技術帶回科威特。”
通過持續引進中國設備,薩里逐步將農場面積擴大至8.5萬平方米,建起200多座大棚,并全部安裝了這套系統。通過風扇和循環水的降溫,即便室外近50攝氏度的高溫,大棚內的溫度也一直保持在30攝氏度以下,克服了沙漠種植中的最大難題——高溫蒸發。
據科威特農民聯盟統計,目前科威特約有7500個規模農場,主要集中在沃夫拉地區和阿卜杜利地區。這些農場主使用的大多數現代化農業設備和物資都來自中國,涵蓋重型和輕型機械、冷卻面板、溫室通風扇、農藥、肥料、滴灌系統和防護材料等。
科威特的果蔬基本依賴進口,香蕉價格比較高。“有了大棚設備,為何不自己種植呢?”薩里最初在大棚里試種了8棵香蕉樹,沒想到成活率極高,不僅結滿了香蕉,根部還長出了小樹苗。漸漸地,薩里大棚里的香蕉樹從1000棵增加到2000棵,如今已有2萬多棵香蕉樹。
沙漠農場變成綠色田園。大棚里郁郁蔥蔥,瓜果飄香,除了香蕉,還成功種植出橘子、火龍果等30多種果蔬。薩里實現了夢想,他的農場也成為當地旅游觀光景點,吸引著眾多游客的目光。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