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渝北村美人和奔共富 同繪振興新圖景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原創 > 正文  2023-09-09 12:24:48 來源:重慶日報

干凈的村道兩旁鮮花盛開,充滿科技感的果蔬、糧油、肉兔產業示范基地生機勃勃,標準的溫室大棚排列有序……如今的渝北,山清水秀的生態田園、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洋溢著昂揚精氣神的村民,彰顯著和美鄉村的全新圖景。

鄉村不僅是農業生產的空間載體,也是廣大農民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故土。近年來,重慶渝北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立足實際統籌推進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發展,厚植渝北底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走出了一條生產強、生態美、生活富的新路子。

全區鄉村發展由表及里、形神兼備,一個獨具渝北特色的現代版“桃花源”已開始走進現實。


(相關資料圖)

產業為本 強技賦能 農業發展顯現新氣象

走進大盛鎮青龍村,雖是高溫炙烤但這里依然忙個不停。柑橘林里無人植保機飛防隊忙前忙后,天上無人植保機低空飛行,地下割草機快速轉動;興隆鎮的智慧種苗工廠充滿工業氣息,經過數字化改造的育苗流水線開足馬力,近1萬畝的辣椒、番茄、茄子等農作物育苗從這里走向山鄉大地;桃、李、梨、楊梅、藍莓等實用技術培訓教材成為村民新寵,院壩聚會也討論不停……

村村主導產業提能升級,戶戶有新的增收能力。這是渝北立足產業發展,以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引培并舉構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助力產業發展的縮影。

建設和美鄉村,基礎在產業、潛力在產業、希望在產業。近年來,渝北立足特色產業資源,大力發展“一區四帶、三業七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開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項目建設,強化農技推廣,創新指導服務,為推動轄區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讓推廣服務的力量“合”起來。通過推行“專家+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農技推廣服務模式,組建區、鎮街及其他農業技術專家隊,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建立果蔬、糧油、肉兔3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編印技術明白紙、農技人員精準服務等措施,開展優質新品種對比展示、先進技術試驗示范等,該區實現了技術快速進村入戶到企。

讓科技支撐的力量“壯”起來,建立“以才引才”“以技引技”工作機制,持續優化人才全鏈條服務體系。這里整合大學、科研院所、市區農林站等專家教授科技特派員隊伍,定期開展專題技術培訓、田間講學、實作指導,夯實農技服務推廣力量。開展全區100名在編在崗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培育業務精通、服務優良的農技推廣人才。遴選轄區內農業生產實踐經驗豐富的特聘農技員2名,壯大農技隊伍力量。

讓農技創新的力量“強”起來,渝北加快建立農機農藝融合、農田農機配合的機制,推動良種、良法、良地、良機配套。遴選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種養技術。2023年先后發布10項防災減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品質的農業主推技術,引進推廣果蔬糧油農業新品種18個,全區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到位率達95%以上。

強基壯骨 改善環境 品質生活有了新提升

建成“四好農村路”2304公里,實現人行便道戶戶通,自來水普及率92%、天然氣通村率80.2%,行政村實現光纖和4G網絡全覆蓋;扎實推進農村改廁,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3%;建立“四歸五有”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建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133個,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戶覆蓋率達到70%……

在渝北建設和美鄉村的卷軸上,增進民生福祉是一條貫穿始終的重要脈絡。近年來,該區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第一場硬仗,高位推動、狠抓落實,加快建設和美鄉村。

為實現美美與共,一系列重要行動得以開展——在開展的“點上潔凈”行動中,該區創新推進“六清一改兩化四美”全域整治行動,常態化開展以村社為單元的村莊清潔“現場觀摩”和以鎮街為單元的“擂臺比武”活動,發動志愿者、農民群眾等開展村莊環境大清潔、大整治35.84萬人次;在開展的“線上帶動”行動中,按照“原自然風光、原住民風俗、原民居特色”思路,創建“小組團、微景觀、生態化、有特色”的市級美麗宜居村莊49個、綠色示范村莊48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麗巴蜀宜居鄉村3個;在開展的“面上成景”行動中,建成了50公里“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范帶,加快建設渝廣線農村人居環境示范帶,打造了萬畝野生櫻花林、日出云海、廖家灣古院落、楊家槽古村落等特色景觀。

系列行動見成效,全區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渝北區已連續3年獲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考核先進激勵區。

如今,漫步在渝北各個村莊,綠蔭遍地、鮮花盛開,一個又一個實現蝶變的“風景村”正在紛紛呈現。

在茨竹鎮大面坡村,這里打造了大窩院子、向陽屋基、艾家祠堂3個風貌美、功能美、環境美、文明美的“四美庭院”;在大盛鎮青龍村,通過實施水陸交錯植物帶105畝,栽植水杉、櫻花及桃樹等1500余株,建成湖濱公園、文化體育公園、沿河休閑觀光步道16公里,村域宜居宜業環境得到全面提升;在木耳鎮金剛村,該村始終把美麗鄉村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打造了青坎、染坊、涂家莊院落特色民宿,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如今的渝北鄉村,到處盡顯山水之美、風情之美、環境之美。

黨建引領 治理有效 和諧鄉村彰顯新活力

“和為貴”居民會客廳、“情理堂”、“民情茶室”“和心亭”“村情驛站”……一個又一個基層組織和群眾事情共商、難題共解的特色調解品牌在渝北區不斷涌現,村(社區)事務黨員群眾同發聲、共治理,有效疏通“堵點”、消除“痛點”;有問題、有矛盾、有去處,村民們習慣了“拉著家常”解決村里難心事,形成了協商有陣地、群眾廣參與、服務暖民心的鄉村治理新格局……這是渝北和美鄉村的新變化。

建設和美鄉村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如果說渝北的美麗鄉村建設更多讓鄉村具備了外在美,那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則進一步促進其內在的和諧美。

近年來,該區堅持重心下移、大抓基層導向,牢牢把握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區機遇,探索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在總結出了“親親家園”“暢晚庭”“積分制”“四張清單”等基層治理創新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建設,深化“訴調”“警調”“訪調”“復調”對接和“一庭兩所”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走出一條“五個一”深化大調解”鄉村善治新路。

構建“1”套調解制度體系,規范織密“1”張調解組織網絡,精心打造“1”支專業調解隊伍,強化“1”個調解經費保障,“包志華、陳澤禮”等調解能手、“民情茶室”“情理堂”“天平”“眾議堂”“親親家園”等一大批“叫得響、做得好、信得過、有影響”的特色調解品牌在渝北大地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扎根基層化解了大量農村矛盾糾紛,提升了渝北區人民調解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如今的渝北鄉村矛盾解了,人心齊了,鄉村富了,日子自然好了。如大盛鎮充分利用村民農閑時在庭院扎堆聊天拉家常的生活習慣,在全鎮建起16個“暢晚庭”,組織全鎮16個村黨組織、112名黨員建立“一個黨員一面旗”流動服務機制,切實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治理建設中的引領示范作用,進一步增強全村發展聚合力,1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經營收益932萬元、平均收益近60萬元。

……

逐夢沃野繪畫卷,和美鄉村看今朝。

如今的渝北,一個個山水相依、業興景美、形神兼備的和美鄉村正在崛起,一幅幅產業興、顏值高、鄉愁濃、活力足的生動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名詞解釋>>>

“一區四帶、三業七品”

“一區”即打造農高區,“四帶”即建設渝廣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帶、古洛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玉礦鄉村精品旅游示范帶、印放休閑體驗農業示范帶;“三業”即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游業;“七品”即綠色蔬品、特色果品、乳制品、肉制品、調味品、休閑食品、民宿精品。

五個“一”深化大調解

1.構建“1”套調解制度體系,在實踐工作中,構建起了人民調解“1+5”工作制度:“1”即《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5”即經費保障辦法、案件補貼發放辦法、規范化建設辦法、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建設管理辦法和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規定5個配套文件。

2.織密“1”張調解組織網絡,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構建起以區矛盾糾紛綜合人民調解委員會為龍頭,鎮街調解組織為骨干,村居調解組織為基礎,企事業單位和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為延伸,點、線、面相結合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體系。

3.打造“1”支專業調解隊伍。出臺《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積極吸收退休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優秀人才參加人民調解工作,打造了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的調解隊伍,有調解員2814名。

4.強化“1”個調解經費保障。將“司法行政機關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經費、調委會補助經費、調解案件補貼經費、調解員補貼經費、其他經費”五項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補貼標準。

5.涌現“1”批特色調解品牌。涌現出龍山和雙鳳橋街道調委會、“藍絲帶”物業糾紛調委會等“全國模范調委會”,陳和初等“新時代調解為民好榜樣”,鄧光明等“全國人民調解能手”,寶圣湖街道果塘湖社區調委會等“重慶市優秀調委會”,馬強等“重慶市優秀調解員”,陳德全等“重慶市人民調解能手”。

關鍵詞: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