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欧美_日韩综合n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金融情報局網

世界消息!大興區觀音寺街道建立全市首家社區“微法庭”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資訊 > 財經 > 正文  2022-08-15 15:57:57 來源:中國網財經

“我們樓上樓下漏水的問題,商量很久了,幸虧有社區‘微法庭’幫忙調解,既解決了問題,還維護了鄰里關系,太感謝了!”近日,觀音寺街道社區“微法庭”的調解員和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為居民解決了樓上樓下漏水的鄰里糾紛,居民特意前來感謝。隨著觀音寺街道建立的全市首家社區“微法庭”正式揭牌,開門“迎客”,一個推進社區基層治理、創建和諧家園的法治新陣地全面開啟。

創建“315”工作體系 服務落到“細微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4月,觀音寺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與大興區人民法院結合“1+6法治同行”黨建項目和調解平臺“三進”助推訴源治理兩項司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重點工作,試點建立社區微法庭,司法所和大興區法院立案庭共同負責開展工作,8月11日,大興區委常委、武裝部政委劉長勇,大興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尹鳳云共同為社區“微法庭”揭牌,標志著全市首家社區“微法庭”正式投入運營。

作為北京市推進法治建設進基層的首個創新形式,社區“微法庭”在運行機制上創新“315”工作體系 ,即“用好3支隊伍 ”:法院法官指導調解,人民調解員主動調解,“調解專家團”(微法庭法律人才、黨員、志愿者等)參與調解,凝聚多元共治合力;“引進1個平臺”:引進立案庭訴前調解平臺,開展委托調解、司法確認等工作,解決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5大功能”:實現24小時響應辦理。居民通過民情中心提出調解事項,民情中心立即響應并協調涉及部門參與,實現24小時內“開庭”調解;實現及時就地化解糾紛。簡單糾紛黨員干部現場調,復雜糾紛法官指導調,涉訴糾紛法院指派調;實現智能司法服務。依托法院在線服務平臺,提供網上立案、網上調解、在線咨詢等全流程智能司法服務;實現精準普法宣傳。開展法律咨詢、“微法庭”直播等針對性普法活動,以案釋法;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圍繞轄區物業管理、行政執法等工作,細化服務內容,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法律保障。

通過“315”工作體系的聯動運行,全面激發社區“微法庭”再基層治理中的生命力,讓法治建設的“天平”公正到百姓心中。

創新實現“三個突破” 形成“多次元”融合

社區“微法庭”的建立,實現了法治建設向基層延伸的精細化治理,同時,觀音寺街道以“三個突破”,實現法治建設的“多次元”融合,以社區“微法庭”推動基層法制建設更加生動、立體。

“微法庭”之“微”指的是便捷、近距離貼近群眾,同時也包含了“微信”“微博”之“微”,通過“互聯網+”的技術與思維,以一體化、均衡化、便捷化的訴訟服務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現代化,解決法院訴訟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社區居民不出社區就可以在微法庭實現開庭調解。

(社區“微法庭”辦理調解案件)

此外,街道突破了原有多元調解各自獨立的模式,重塑矛盾糾紛解決格局。社區“微法庭”將法院調解速裁團隊與基層調解組織有效銜接,發揮聯動調解合力,一方面實現法院的訴前調解力量前移,專業的法官、訴前調解員深入到基層參與疑難復雜糾紛調解,進一步夯實訴源治理基礎。另一方面,立案庭將部分已立案的,但是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可調可化解的案件也委托微法庭的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實現了訴前調解和人民調解雙方資源共享,有效銜接。

同時,社區“微法庭”將司法訴訟法律服務納入公共法律咨詢服務范圍,由司法所的社區公益律師,定期坐班為社區居民提供包括訴訟服務在內各類法律服務,徹底解決了訴訟法律知識普及、訴訟成本高等訴訟難的問題。

社區“微法庭”試點4個月來,為周邊的社區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服務,包括社區居委會按照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在此辦理監護人指認2件,解決了行動便的老人法律監護問題等,同時,法院立案庭多次積極參與轄區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的化解,幫助調解鄰里漏水糾紛,以及轄區30余名商戶退租糾紛調解,最終退款70萬元,為調解解紛、止爭、促穩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社區“微法庭”承接了立案庭指派物業案件10件、62名業主供暖糾紛,充分發揮了法治聯動協調優勢,讓糾紛案件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下一步,觀音寺街道將繼續以社區“微法庭”為平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政府治理新模式,為營造和諧社區環境,推進轄區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了更強有力的法律借鑒和指引。

關鍵詞: 訴前調解 法律服務 充分發揮 大興區人民法院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