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
(相關資料圖)
走進白鷺湖管理區肖橋辦事處
放眼望去
一條條寬闊平坦、干凈整潔的
鄉村公路縱橫延展
兩側綠樹成蔭
草坪上株株嫩綠的細苗
正茁壯成長
藍天白云、花香蛙鳴
扮靚了鄉村“顏值”
“不僅路修平整了,出行也更便利了。”“道路兩旁植樹種草,保護和美化了環境?!薄f起身邊的變化,當地群眾一個個贊不絕口。
肖橋辦事處黨委副書記官國運:“今年以來,我們積極改善人居環境,清理河道雜草、栽種馬尼拉草皮近1.8萬平方米、法國梧桐樹274棵,安裝路燈75盞,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鄉村美景。”
這幾年,肖橋辦事處積極改善人居環境,投資620萬元實施了肖橋電排河生態環境改造亮化工程,加寬、刷黑、綠化四隊門前公路1300米,并桿整改電信線路750米,進一步為群眾創造宜居生態優美的生活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在景美、在人和
更在群眾腰包是否鼓起來
眼下正是小龍蝦蝦苗出籠的黃金期。一望無際的蝦稻田間,肖橋辦事處農工歐陽秋紅在自家蝦池里收地籠,隨著排排地籠浮出水面,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被打撈起來,與藍天碧水繪就成一幅美麗的春收圖景。
“家里有25畝田,正月初八就下了地籠,每畝5個地籠,2天一收,日均收益2000元左右,最高日效益5000元以上,很滿足。”歐陽秋紅告訴記者,2014年前,她家主要以種植棉花維持生計。后來,在白鷺湖管理區的資金、政策雙項扶持下轉型養蝦,2016年回本,2017年就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如今,蝦稻種養年效益可達8萬元,畝均7000元左右。今年小龍蝦市場行情好,效益最佳,預計5月下旬蝦苗銷售結束,效益可達15萬元。
官國運介紹,肖橋辦事處積極探索蝦稻共作、“蝦藕蔬”種養模式等富民路子,截至2022年年底,辦事處蝦稻田共計1.1萬畝,帶動本地農工創業就業400余人,人均收入達3.2萬元。
(來源:潛江日報 文/圖 周瑩)
【編輯:金鑫】
【來源:潛江日報】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