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他專業技能精湛,能在狹小場地通過焊接槽鋼、加長鏟車鏟腳的方法成功移動超大設備;他執著專注、勤學善思,通過鉆研柴油特性,解決了叉車熄火冒煙等問題;他愛崗敬業,培育出一支優秀的叉車工隊伍。他,就是剛剛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并在人民大會堂接受頒獎的江蘇大全長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叉車組長孫柏新。
今年53歲的孫柏新,是叉車司機里的技能佼佼者。2004年加入江蘇大全長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從學徒工開始學習叉車技能,自此他就與叉車結下了不解之緣。近20年來,他不停學、反復練,憑腳控制油門能讓叉尖達到厘米、甚至毫米的精度。他從一個手藝生疏的年輕人逐漸成長為一名思想進步、貢獻顯著的技術能手。他曾在全省首屆叉車司機職業技能大賽中喜獲第一,先后獲得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等榮譽,是名副其實的“叉車狀元”。
拉操作桿,打方向;前進,倒退;叉起,放下……孫柏新左手緊握方向盤,右手放在變速箱操縱桿或多路控制閥手柄上,熟練地控制叉車前后、快慢、傾斜、起升……與眾多叉車司機一樣,孫柏新曾是一名“無名小卒”。開叉車的前幾年,他常常遇到叉不了、叉不穩的難題,但他深知只有勤練才能生巧。
每天工作8小時,他不離叉車。他常常帶頭加班、隨喊隨到,這些都讓他有了更多練手的機會。為了能快速、準確、分毫不差地完成工作任務,他根據叉車的理論數據,自己用尺、用磅秤掌握所叉貨的重量數據,并反復驗證。
作為一名技術工人,他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正因如此,他能夠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完成了很多高難度、高挑戰的任務。
一次,公司配電房拆遷,需移出配電房內發電機、變壓器和5臺35KV開關柜。配電房外空間較小,只能選用8噸大鏟車,否則無法掉頭,但因鏟腳距離短,又出現無法夠及設備的情況。綜合多方面考慮,孫柏新決定將兩塊槽鋼合起來,焊成空心筒狀,套在鏟車的鏟腳上,將鏟腳加長到合適的長度,從而成功移出所有設備。
孫柏新不僅是“叉車王”,還是“全能王”。他對叉車的常見故障檢修、維護保養等也是樣樣精通。工作之余,他詳細記下當天遇到的叉車故障現象、診斷方法、維修心得等是他日常的真實寫照。
為了解決叉車熄火冒煙和柴油中混有水及其他雜質等帶來的問題,他充分利用叉車工作室陣地,開展技術創新。針對油路毛病引起熄火或者啟動困難,他總結經驗分離油桶、油箱內的水和雜質;大型超重設備安裝就位,吊車不能進、大型鏟車不方便,他利用地老虎、叉車托盤堆垛機等和工作室成員齊心合力精準安裝就位……正因為他咬定目標不放松,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孫柏新還不忘做好“傳幫帶”。他把所學技術經驗全部授教班組成員,是大家眼中值得信任的好師傅、好教練。他組織組員認真練習起垛的速度和堆疊的整齊度,叮囑組員工作時要心清、眼明、手快,做到一步到位。在他的帶領下,全體組員攻堅克難,促進公司優質高效發展。
“只要我們愛崗敬業、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也能創造精彩!”孫柏新用近20年的堅持,成就了他在叉車崗位上的不凡價值。(記者 朱浩 通訊員 方海)
關鍵詞:
質檢
推薦